搜索
首页 《同温丹徒登万岁楼(一作刘长卿诗)》 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意思:丹阳古渡过冷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出自作者[唐]皇甫冉的《同温丹徒登万岁楼(一作刘长卿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高楼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战事的忧虑。 首句“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深深的思念之情。他站在高楼上,眺望着远处的山峦和江水,心中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他眼中的远山和江水仿佛都染上了翠色,象征着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江客不堪频北顾”一句,诗人以江客自比,表达了身处异地他乡的孤独和无奈。北顾一词,既指向北望去,也暗含着对故土的思念。 “塞鸿何事复南飞。”一句,诗人借塞鸿的南飞,表达了对战乱的不满和无奈。塞鸿每年秋冬季节都会向南飞,但如今它们为何又南飞了呢?这无疑是对战乱的一种隐喻。 “丹阳古渡寒烟积”和“瓜步空洲远树稀”两句,描绘了丹阳和瓜步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寒烟和远树都给人一种冷清和寂寥的感觉,这与诗人的思乡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担忧。他听说国家军队还在转战中,不知道何时能够结束这场战争。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绝望或放弃希望,而是表达出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要保持乐观和坚定的信念。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整首诗以高楼为背景,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国家战事的忧虑。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将读者带入到他的世界中,感受到了他的孤独、思乡和对战乱的担忧。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这种情感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
江客不堪频北顾,塞鸿何事复南飞。
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
作者介绍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

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他生当乱离,颇有漂泊之叹,流连景物之余,东南山水,常赋予他以好句,如“燕如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积水长天随远色,荒林极浦足寒云”,“泛舟因度腊,入境便行春”,“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等,并皆清逸。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中悲其“长辔未骋,芳兰早凋”,当是指他终年五十余。

关键词解释

  • 丹阳

    读音:dān yáng

    繁体字:丹陽

    意思:(丹阳,丹阳)

     1.铜的别称。
      ▶唐·吕巖《寄白龙洞刘道人》诗:“竞向山中寻草药,伏铅制汞点丹阳。”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一:“余家有古镜,背

  • 古渡

    读音:gǔ dù

    繁体字:古渡

    意思:古老的渡口。
      ▶唐·戴叔伦《京口怀古》诗:“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
      ▶《水浒传》第四四回:“古渡凄凉,那得奚人饮马。”
      ▶清·袁于令《西楼记•空泊》:“曲塘

  • 寒烟

    读音:hán yān

    繁体字:寒煙

    意思:(寒烟,寒烟)

     1.南朝·宋·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阳陆团精气,阴谷曳寒烟。”
      ▶元·黄庚《江村》诗:“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月西斜。”
      

  • 步空

    读音:bù kōng

    繁体字:步空

    意思:在空中行走。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一•刘张二仙》:“忽一黄冠来告曰:‘从吾步空下,即仙矣。’”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