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偲取义思怡如,兑心工夫忆泗洙。
意思:切取义思怡如之间,兑心工夫记得泗洙。
出自作者[宋]袁甫的《时心堂记言五典也载赓前韵以歌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让我们来逐句赏析一下:
“切偲取义思怡如”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其中,“切偲”指的是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强调了个人在道德修养上的自我完善和提升。“取义”则是指追求正义和真理,体现了对道德原则的坚守。“思怡如”则表达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是对道德修养的最终追求。
“兑心工夫忆泗洙”这句诗则表达了一种对实践道德的努力和坚持。其中,“兑心”指的是内心的坚定和诚恳,是对道德原则的坚守。“工夫”则是指努力和功夫,强调了实践道德需要付出努力和功夫。“泗洙”则是一个象征性的比喻,可能指的是一种清澈、纯净的环境或氛围,象征着道德实践的环境和氛围。
“泮水朋来方衮衮,三千攀附圣门徒”这两句诗则是对“三千攀附圣门徒”的进一步阐述。其中,“泮水”是古代学校的一种象征,代表着教育和文化。“朋来”则是指众多的学生聚集在学校中,共同学习、进步。“三千”则是一个泛指,可能指的是众多的学生,也可能指的是孔子门下的学生数量众多。“圣门徒”则是指孔子的弟子们,他们追随孔子的教诲,传承孔子的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实践道德的努力和坚持。它强调了自我反省、追求正义、内心坚定、努力实践、团结进步等价值观,同时也表达了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视。这首诗可能是一首赞美某位学生或某所学校的诗歌,也可能是对一种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