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荔枝四首》 千门万户谁曾得,只有昭阳第一人。

千门万户谁曾得,只有昭阳第一人。

意思:千门万户谁曾得到,只有昭阳第一人。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荔枝四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和赞美某种美丽、高贵的事物的诗,可能是指人,也可能是指物。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首句“玉润冰清不受尘”,用玉和冰来形容所描绘的事物的清澈和纯洁,同时也展现出其坚韧不拔,不受尘世污染的特性。 第二句“仙衣裁剪绛纱衣”,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所描绘的事物的美丽和神秘比作仙人的衣裳,裁剪得如同绛色的纱衣,更加深了其美丽和高贵的形象。 第三句“千门万户谁曾得”,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出这种美丽、高贵的事物是十分稀有和难得的,无人能轻易得到。 最后一句“只有昭阳第一人”,昭阳第一人指的是皇宫中的皇帝或者身份最为尊贵的人,这里表达出这种美丽、高贵的事物只有最有权力、地位的人才能够拥有或者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了深深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表达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稀和尊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润冰清不受尘,仙衣裁剪绛纱衣。
千门万户谁曾得,只有昭阳第一人。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昭阳

    读音:zhāo yáng

    繁体字:昭陽

    意思:(昭阳,昭阳)

     1.岁时名。十榦中癸的别称,用于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
      ▶《淮南子•天文训》:“亥在癸曰昭阳。”

  • 千门万户

    引用解释

    1.形容殿宇深广。《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作 建章宫 ,度为千门万户。”

    2.形容人户众多。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千门万户,兆庶仰其威神。” 宋 晏殊 《霓裳拂》词之二:“喜秋成,见千门万户乐昇平。”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燕京五月歌》:“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賸将儿女染红裙。”

  • 一人

    读音:yī rén

    繁体字:一人

    英语:alone

    意思:
     1.古代称天子。亦为天子自称。
      ▶《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孔传:“一人,天子。”

  • 千门

    读音:qiān mén

    繁体字:千門

    意思:(千门,千门)

     1.犹千家。
      ▶宋·韩维《和景仁元夕》诗:“箫鼓千门沸,弓刀万马腾。”
      ▶陈三立《十月十四夜饮秦淮楼感赋》诗:“狼嗥豕突哭千门,溅

  • 万户

    读音:wàn hù

    繁体字:萬戶

    意思:(万户,万户)

     1.一万户。
      ▶《史记•高祖本纪》:“诸将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亦指万人。
      ▶宋·陈师道《赠魏衍》诗之二:“宁须万户权轻重,不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