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久雨潦涨未已》 愧无援溺手,穷巷有持桡。

愧无援溺手,穷巷有持桡。

意思:惭愧没有救援溺水手,陋巷里有着弯曲。

出自作者[宋]马廷鸾的《久雨潦涨未已》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雨遂逾月,连朝仍彻宵》是一首描绘自然雨情的诗篇,通过对雨后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欣喜之情。 首句“一雨遂逾月,连朝仍彻宵”直接点明雨势,这场雨一直下了一个月,而且连日连夜地下,给人以深深的震撼。诗人通过这两个短句,巧妙地运用了读者的阅读期待,为后文的描绘做足了铺垫。 “雷公自收平,田父不耘苗”一句,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雷公比作一位慈爱的守护者,使得雨后的田野显得生动活泼。同时,“田父不耘苗”又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时见危垣堕,仍闻比屋漂”两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危垣堕即倾斜的墙垣,比屋漂即连片的房屋被水淹。这两句描绘出雨后自然灾害的痕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愧无援溺手,穷巷有持桡”两句是诗人的自谦之词,诗人表示自己没有救援落水之人的能力,只能在小巷中摇橹而行,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悲悯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雨后田野的生机和民生疾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民生的关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雨遂逾月,连朝仍彻宵。
雷公自收平,田父不耘苗。
时见危垣堕,仍闻比屋漂。
愧无援溺手,穷巷有持桡。

关键词解释

  • 援溺

    引用解释

    救人于苦难。《魏书·萧衍传》:“致符上帝,援溺下土。” 郭孝成 《民国各团体之组织·慈善家之踊跃》:“虽有缨冠被髮之怀,而无从施援溺救焚之计,此则仁人志士所为北望伤心,不啻己飢己溺者矣。”参见“ 援手 ”。

    读音:yuán n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