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无援溺手,穷巷有持桡。
意思:惭愧没有救援溺水手,陋巷里有着弯曲。
出自作者[宋]马廷鸾的《久雨潦涨未已》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雨遂逾月,连朝仍彻宵》是一首描绘自然雨情的诗篇,通过对雨后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欣喜之情。
首句“一雨遂逾月,连朝仍彻宵”直接点明雨势,这场雨一直下了一个月,而且连日连夜地下,给人以深深的震撼。诗人通过这两个短句,巧妙地运用了读者的阅读期待,为后文的描绘做足了铺垫。
“雷公自收平,田父不耘苗”一句,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雷公比作一位慈爱的守护者,使得雨后的田野显得生动活泼。同时,“田父不耘苗”又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时见危垣堕,仍闻比屋漂”两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危垣堕即倾斜的墙垣,比屋漂即连片的房屋被水淹。这两句描绘出雨后自然灾害的痕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愧无援溺手,穷巷有持桡”两句是诗人的自谦之词,诗人表示自己没有救援落水之人的能力,只能在小巷中摇橹而行,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悲悯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雨后田野的生机和民生疾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民生的关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