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水岭别夜示从弟寂》 嘉期何处定,此晨堪寄情。

嘉期何处定,此晨堪寄情。

意思:佳期哪里定,这个早晨可以寄托感情。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分水岭别夜示从弟寂》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南中少平地,山水重叠生》是一首对南中地区山水景色的赞美之诗。诗人通过描绘迷人的山水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首句“南中少平地,山水重叠生”就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描绘了一个少有平地、山水交错的地方。这里的“少平地”和“山水重叠生”两个意象,给人一种自然之美妙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世界中。 “别泉万馀曲,迷舟独难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里的山水景色。这里的泉水弯弯曲曲,多到难以计数,让人感到迷路般的困惑。而“迷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之美的向往和迷恋之情。 接下来的“四际乱峰合,一眺千虑并”两句,描绘了四周山峰交错、重叠的景象,给人一种壮丽、雄伟的感觉。而“一眺千虑并”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之美的向往和渴望一览无余的心情。 “潺湲冬夏冷,光彩昼夜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里的泉水声和光彩。泉水声潺潺不绝,四季皆冷,给人一种清冷、幽静的感觉;而光彩昼夜明则表达了这里的光照之强烈和持久。 “赏心难久胜,离肠忽自惊”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之美的欣赏之情难以持久,而离别之情突然涌上心头。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之情。 最后,“古木摇霁色,高风动秋声”两句,描绘了古木摇曳、风雨晴朗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而“高风动秋声”则表达了这里的风之高、之强、之动听的特点。 整首诗通过对南中地区山水景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情。最后,“饮尔一樽酒,慰我百忧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中少平地,山水重叠生。
别泉万馀曲,迷舟独难行。
四际乱峰合,一眺千虑并。
潺湲冬夏冷,光彩昼夜明。
赏心难久胜,离肠忽自惊。
古木摇霁色,高风动秋声。
饮尔一樽酒,慰我百忧轻。
嘉期何处定,此晨堪寄情。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寄情

    读音:jì qíng

    繁体字:寄情

    英语:lovemaking

    意思:寄托感情。
      ▶北齐·刘昼《新论•韬光》:“託性于山林,寄情于物外,非有求于人也。”
      ▶《北史•隐逸传•眭夸》: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嘉期

    读音:jiā qī

    繁体字:嘉期

    意思:
     1.美好的时期。
      ▶南朝·梁·沈约《郊居赋》:“值衔图之盛世,遇兴圣之嘉期。”
     
     2.特指男女欢会之日。
      ▶唐·高适《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