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京口留别张思顺》 伯劳飞燕若为忙,还忆东斋夜共床。

伯劳飞燕若为忙,还忆东斋夜共床。

意思:伯劳飞燕如果是忙,还记得东斋夜一起床。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京口留别张思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首联“伯劳飞燕若为忙,还忆东斋夜共床。”描绘了作者忙碌的生活,像伯劳一样快速飞逝,而燕子一样轻盈悠闲。这里也暗示了作者对过去在东斋与朋友共度夜晚的怀念,那时他们或许也像燕子一样闲适自在。 颔联“别后无书非弃我,春前会面却它乡。”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久无音讯的不满和焦虑,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来临前,期待与朋友重逢的渴望。这里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颈联“连宵为说经忧患,异日相逢各老苍。”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在过去的连宵里谈论经书,分享各自的忧患经历,而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将各自老去。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尾联“更欲少留天不许,晓风吹艇入垂杨。”描绘了作者想要停留更久,但天色已晚,只能离开的无奈和遗憾。同时,清晨的微风吹着小艇进入垂杨下,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通过对忙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通过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理解,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伯劳飞燕若为忙,还忆东斋夜共床。
别后无书非弃我,春前会面却它乡。
连宵为说经忧患,异日相逢各老苍。
更欲少留天不许,晓风吹艇入垂杨。
作者介绍 文天祥简介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伯劳飞燕

    读音:拼音:bó láo fēi yàn

    伯劳飞燕的解释

    《玉台新咏·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以“伯劳飞燕”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元 张可久 《醉太平·春情》曲:“乌云髻鬆,金凤釵横,伯劳飞燕自西东,恼离愁万种。” 元 王子一 《误入

  • 伯劳

    读音:bó láo

    繁体字:伯勞

    意思:(伯劳,伯劳)
    鸟名。又名鵙或鴃。额部和头部的两旁黑色,颈部蓝灰色,背部棕红色,有黑色波状横纹。吃昆虫和小鸟。善鸣。
      ▶《诗•豳风•七月》“七月鸣鵙”毛传:“鵙,伯劳也。”<

  • 飞燕

    引用解释

    亦作“ 飞鷰 ”。 1.飞翔的燕子。《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思为双飞鷰,衔泥巢君屋。”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

    2.指 汉成帝 赵皇后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 孝成赵皇后 ,本 长安 宫人……学歌舞,号曰 飞燕 。” 南朝 宋 鲍照 《代朗月行》:“鬢

  • 若为

    读音:ruò wéi

    繁体字:若為

    意思:(若为,若为)

     1.怎样;怎样的。
      ▶《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唐·萧意《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宋·苏轼《和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