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孟宾于员外还新淦》 双涧水边奇支醉石,九仙台下听风松。

双涧水边奇支醉石,九仙台下听风松。

意思:双涧水边奇支醉石,九仙台下听风松。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送孟宾于员外还新淦》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首句“暂来城阙不从容,却佩银鱼隐玉峰。”描绘了诗人因公务或学术交流等原因来到京城,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没有久留,而是选择离开繁华的都市,来到山清水秀的玉峰之下,隐居于山水之间。这里的“银鱼”和“玉峰”都是对山水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双涧水边奇支醉石,九仙台下听风松。”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隐居地的自然风光,双涧水边有奇特的醉石,九仙台下有松涛阵阵。这里的“醉石”和“风松”都是对自然之美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题诗翠壁称逋客,采药春畦狎老农。”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不仅在翠壁题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怀,还在春日的药田里与老农嬉戏。这里的“逋客”和“老农”都是对诗人隐居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的向往。 “野鹤乘轩云出岫,不知何日再相逢。”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自己能像野鹤一样自由飞翔,也期待着与友人再次相逢的时刻。这里的“岫”指的是山峰,“再相逢”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意象、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好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暂来城阙不从容,却佩银鱼隐玉峰。
双涧水边奇支醉石,九仙台下听风松。
题诗翠壁称逋客,采药春畦狎老农。
野鹤乘轩云出岫,不知何日再相逢。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九仙

    读音:jiǔ xiān

    繁体字:九仙

    意思:
     1.九类仙人。
      ▶南朝·梁武帝《登名山行》:“采药逢三岛,寻真遇九仙。”
      ▶《云笈七籤》卷三:“九仙者,第一上仙,二高仙,三火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

  • 台下

    读音:tái xià

    繁体字:檯下

    解释:1.台榭的下面。 2.古时对人的尊称。 3.谓政治舞台之下﹐即不执政地位。

    造句:

  • 醉石

    读音:zuì shí

    繁体字:醉石

    意思:
     1.庐山名胜名。相传为晋诗人陶渊明醉后常卧的一块大石。
      ▶宋·陈舜俞《庐山记》卷三:“又三里过栗里源,有陶令醉石。
      ▶陶令名潜,字元亮,或曰字渊明……所居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