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首病愈因招鲁望》 一声拨谷桑柘晚,数点舂锄烟雨微。

一声拨谷桑柘晚,数点舂锄烟雨微。

意思:一声拔谷桑柘晚,数点舂锄烟雨微。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夏首病愈因招鲁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描绘了清晨时分清和尚家的景象,以及诗人在那里的所见所感。 首句“晓入清和尚袷衣,夏阴初合掩双扉”,诗人描述了早晨进入清和尚家的场景,夏日树荫浓郁,和尚穿着袷衣(一种宽大的长袖上衣)打开门扉。这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早晨气氛,给人一种平和的感觉。 “一声拨谷桑柘晚,数点舂锄烟雨微。”这句诗描绘了农耕的场景,拨谷是古代农具的一种,桑柘是桑树和柘树,诗人用“拨谷”形容声音,生动形象。而“舂锄”则描绘了农人们在雨中劳作的情景。这两句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真实和自然。 “贫养山禽能个瘦,病关芳草就中肥。”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生活状态,山禽瘦弱但健康,芳草虽病但却肥美。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最后,“明朝早起非无事,买得莼丝待陆机。”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清晨早起后的感受,不是无事可做,而是期待着与陆机的相见。莼丝是莼菜嫩茎的细丝状物,陆机是西晋诗人,诗人用莼丝代指莼菜,表达了对美味的期待。这句诗充满了诗意和期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清和尚家的宁静生活和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期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晓入清和尚袷衣,夏阴初合掩双扉。
一声拨谷桑柘晚,数点舂锄烟雨微。
贫养山禽能个瘦,病关芳草就中肥。
明朝早起非无事,买得莼丝待陆机。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数点

    读音:shǔ diǎn

    繁体字:數點

    造句:

  • 烟雨

    解释

    烟雨 yānyǔ

    [misty rain] 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烟雨空ň。——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拨谷

    读音:bō gǔ

    繁体字:撥穀

    意思:(拨谷,拨谷)
    鸟名。即布谷。
      ▶唐·李白《荆州乐》:“缫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鸤鸠》﹝集解﹞引陈藏器曰:“布谷,鸤鸠也。

  • 桑柘

    引用解释

    1.桑木与柘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鳩拂其羽,戴胜降於桑。”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蚕丝之利,甲於东南,迄今尤盛。” 元 张养浩 《寨儿令·绰然亭独坐》曲:“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 清 周亮工 《樵川城中》诗:“林边桑柘好,何地认烽烟。”

    2.指农桑之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