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高节共亭亭,子细相看似有情。
意思:孤芳高节共亭亭,仔细看似有情。
出自作者[宋]释绍嵩的《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
全文赏析
孤芳高节共亭亭,子细相看似有情。
春色恼人眠不得,移床换枕到天明。
这首诗以物喻人,借孤芳高节、春色恼人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赏之情。
首句“孤芳高节共亭亭”中,“孤芳”和“高节”分别代表了高尚的品质和坚韧不屈的精神,而“共亭亭”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品质和精神的高尚和坚韧。
“子细相看似有情”一句,诗人通过对孤芳的细致观察和描绘,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赞赏之情。诗人认为,这种品质看似有情,实则是一种内在的、深沉的情感,它能够吸引人、感染人,让人为之动容。
“春色恼人眠不得”一句,诗人借春色恼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诗人认为,高尚品质就像春天的景色一样美好,让人为之陶醉、为之动情。然而,这种美好却让人难以入眠,因为这种追求和向往是一种内心的渴望和向往,它让人感到不安、焦虑和痛苦。
最后一句“移床换枕到天明”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执着追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人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追求,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因此,他决定移床换枕,直到天明,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赞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等手法,诗人将高尚品质的美好形象和自己的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