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张处士山人》 萝襟蕙带竹皮巾,虽到尘中不染尘。

萝襟蕙带竹皮巾,虽到尘中不染尘。

意思:萝衣襟蕙带竹皮巾,虽然到尘土中不染尘。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赠张处士山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洁飘逸的诗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漠和对美酒的热情。诗中的语言流畅生动,意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首联“萝襟蕙带竹皮巾,虽到尘中不染尘”,以萝襟、蕙带和竹皮巾来形容诗人的装束,表现出诗人的高雅和超凡脱俗。虽然身处尘世,但却不染尘埃,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 颔联“每见俗人多惨澹,惟逢美酒即殷勤”,以俗人的惨淡和美酒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诗人的独特个性。诗人对俗世生活的淡漠和对美酒的热爱,生动地展现了他的洒脱和不拘一格。 颈联“浮云心事谁能会,老鹤风标不可亲”,以浮云和老鹤为喻,表现了诗人的心事和风标。浮云飘忽不定,象征着诗人的心事难以捉摸;老鹤高傲孤傲,象征着诗人的风标不凡,难以亲近。 尾联“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以世说三生的典故和巢许的前身来表达诗人的超脱和超脱之志。诗人表示自己如果真的有前世,那么或许是像巢父和许由这样的高士。 整首诗通过丰富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高洁飘逸的诗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漠和对美酒的热情,展现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我价值的精神境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萝襟蕙带竹皮巾,虽到尘中不染尘。
每见俗人多惨澹,惟逢美酒即殷勤。
浮云心事谁能会,老鹤风标不可亲。
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竹皮

    读音:zhú pí

    繁体字:竹皮

    意思:指笋壳。即箨。竹初生时的外壳。
      ▶唐·李百药《谒汉高庙》诗:“竹皮聚寒径,枌社落霜丛。”
      ▶唐·白居易《小臺》诗:“风飘竹皮落,苔印鹤迹上。”

    <

  • 蕙带

    引用解释

    以香草作的佩带。《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南朝 梁 萧统 《锺山解讲》诗:“方知蕙带人,嚣虚成易屏。” 唐 李贺 《南园》诗:“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读音:huì dài

  • 染尘

    读音:rǎn chén

    繁体字:染塵

    意思:(染尘,染尘)
    沾染红尘。指僧人犯俗。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况且初次染尘,必须大大的写笔功德钱,这钱谁也不能得,收在公账上应用。”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