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正肃吴公挽诗二首》 谁人碑有道,应不愧斯言。

谁人碑有道,应不愧斯言。

意思:谁人碑有道,应无愧于这句话。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正肃吴公挽诗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晁董的文学成就和道德风范,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晁董文章重,夔龙德丛尊”,直接点明晁董的文章重要,如同夔龙之德,深远且尊贵。这里“文章”和“德”是诗歌的重点,强调晁董的文学成就和道德品质。 颔联“简编成故事,穹壤与长存”,进一步描绘晁董的文章影响深远,不仅在故土,而且流传到各地,与天地共存。这表达了晁董的文学成就将永存于世,其影响将超越时间与空间。 颈联“风旐飘寒陌,霜笳咽晚原”,描绘了送葬的场景,秋风中飘扬着丧旗,晚原上传着悲笳声。这里使用了寒陌、晚原等冷色调的词语,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进一步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尾联“谁人碑有道,应不愧斯言”,进一步强调了晁董的道德风范,他的碑文应该能够无愧于斯言。这表达了对晁董高尚品德的赞美和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晁董的文学成就和道德风范的赞美,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晁董文章重,夔龙德丛尊。
简编成故事,穹壤与长存。
风旐飘寒陌,霜笳咽晚原。
谁人碑有道,应不愧斯言。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谁人

    读音:shuí rén

    繁体字:誰人

    英语:who

    意思:(谁人,谁人)
    何人;哪一个。
      ▶《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唐·王建《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

  • 不愧

    读音:bù kuì

    繁体字:不愧

    短语:问心无愧 理直气壮 无愧 当之无愧

    英语:be worthy of

    意思:亦作“不媿”。
     
     1.不感到羞愧。

  • 有道

    读音:yǒu dào

    繁体字:有道

    英语:have attained the Way; be accomplished in the Way

    意思:
     1.有才艺或有道德。
      ▶《周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