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梅圣俞从登东楼三首》 云日晖晖下碧山,谁从沧海宴初还。

云日晖晖下碧山,谁从沧海宴初还。

意思:说天晖晖下绿山,谁从沧海宴会刚回来。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依韵和梅圣俞从登东楼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繁华都市的景象,通过描绘云日、山、海、香车、紫阙、午夜的笙歌、满城的桃李、金吾的禁令等元素,展现了都市的繁华和生活的丰富多彩。 首句“云日晖晖下碧山,谁从沧海宴初还”,描绘了云日的光芒照耀着碧绿的山峦的景象,似乎在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而“宴初还”暗示着人们从深深的睡眠中醒来,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香车轳辘红尘里”,描述了繁忙的都市交通,香车的辘辘声在红尘中回响,象征着都市的繁华和生活的热闹。 “紫阙岧峣瑞气间”,紫色的宫阙在瑞气之间耸立,象征着皇家的权威和尊贵。 “午夜笙歌移法曲,满城桃李门朱颜”,午夜时分,笙歌响起,似乎是在庆祝什么,而满城的桃李花开放,门庭若市,人们容光焕发,展示出都市生活的多彩多姿。 “金吾不禁天街鼓,独有文闱已上关”,最后两句描绘了都市的另一面:尽管金吾不禁,但人们还是早早地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只有宫门已经关闭。这似乎暗示了都市生活的规则和限制,也展示了都市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都市生活的繁华和多彩多姿,同时也揭示了都市生活的规则和限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读来令人心生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日晖晖下碧山,谁从沧海宴初还。
香车轳辘红尘里,紫阙岧峣瑞气间。
午夜笙歌移法曲,满城桃李门朱颜。
金吾不禁天街鼓,独有文闱已上关。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碧山

    读音:bì shān

    繁体字:碧山

    意思:
     1.青山。
      ▶南朝·梁·江淹《悼室人》诗之十:“掩映金渊侧,游豫碧山隅。”
      ▶唐·杜牧《鹭鸶》诗:“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南唐·

  • 云日

    读音:yún rì

    繁体字:雲日

    意思:(云日,云日)

     1.云和日。
      ▶南朝·宋·谢灵运《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
     
     2.有时偏指日光。
      ▶唐裴

  • 沧海

    读音:cāng hǎi

    繁体字:滄海

    短语:海域 浅海 深海

    英语:the sea

    意思:(沧海,沧海)

     1.大海。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 晖晖

    读音:huī huī

    繁体字:暉暉

    意思:(晖晖,晖晖)

     1.形容日光灼热。
      ▶汉·刘桢《大暑赋》:“赫赫炎炎,烈烈晖晖,若炽燎之附体,又温泉而沈肌。”
     
     2.艷丽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