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乌聊山登览》 客来千里登临意,说与时人未必知。

客来千里登临意,说与时人未必知。

意思:客人来到千里登临意,说与当时的人不一定知道。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乌聊山登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拌擞嚣尘上翠微,旁溪寺上坐题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内心感受的诗,它通过描绘山水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首联“拌擞嚣尘上翠微,旁溪寺上坐题诗”描绘了诗人登上翠微山,远离城市的喧嚣,坐在溪旁的寺庙中题诗的情景。这里的“拌擞嚣尘”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喧嚣的厌倦和对自然清静的向往。“上翠微”和“旁溪寺上”都描绘了诗人所处的位置——高高的山峰和溪旁的寺庙,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颔联“忽闻啼鸟不知处,细看好山无厌时”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美景和诗人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诗人忽然听到鸟儿的叫声,但却不知道声音从何处传来,这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宁静和神秘。诗人细细欣赏山中的美景,感到无法满足自己的欣赏欲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颈联“风扫云烟开远景,人携香火谒丛祠”描绘了山中的风扫云烟、远景开阔的景象,以及人们携带着香火祭拜丛祠的场景。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宁静和神秘,同时也描绘了山中的生活气息和人们对神灵的敬畏。 尾联“客来千里登临意,说与时人未必知”表达了诗人与客人相聚登临千里的心意,但这种心意未必被世人理解。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疏离感,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世的疏离感。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拌擞嚣尘上翠微,旁溪寺上坐题诗。
忽闻啼鸟不知处,细看好山无厌时。
风扫云烟开远景,人携香火谒丛祠。
客来千里登临意,说与时人未必知。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登临

    读音:dēng lín

    繁体字:登臨

    英语:visit; visit famous mountains

    意思:(登临,登临)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

  • 时人

    引用解释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读音:shí rén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意说

    读音:yì shuō

    繁体字:意說

    意思:(意说,意说)
    凭个人意见创立的说法。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察疑》:“圣人不可以意说为明,必信夫卜,占其吉凶。”
      ▶《宋书•礼志三》:“经传无明文,

  • 与时

    读音:yǔ shí

    繁体字:與時

    意思:(与时,与时)
    追逐时机。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
      ▶裴骃集解:“与时,谓逐时也。”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