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著两行团树子,引人行远不教知。
意思:再写两行团树子,引人走远不教知。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揭阳道中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猒穿山径石嶔崎,喜见川原路坦夷。更著两行团树子,引人行远不教知》是典型的中国古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穿山而过的山路和沿途的风景。
首句“猒穿山径石嶔崎,喜见川原路坦夷”,诗人表达了他对穿过崎岖的山路后,看到平坦的原野的喜悦。这里,“猒”字用得巧妙,它除了有“厌倦”的意思,还有“终于”的意思,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穿过山路,见到平原的欣喜之情。“喜见”和“路坦夷”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前方开阔、和平景象的喜爱。
其次,“更著两行团树子,引人行远不教知。”这两行环绕的树子是诗中一个鲜明的细节,它不仅装点了画面,还引导观者向前走,仿佛在说,“继续走,前方还有更美的风景等着你。”这里的“团树子”可能是对某种特定树木,如银杏或圆柏的描述,因为它们常以球形或团状的形式生长。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树木的美,还寓含了诗人的意图:引导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悦和期待。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穿山而过的山路和沿途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开阔景象的喜爱,同时也通过细节描绘和引导读者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华丽修饰,却能深深地打动人心。这也许正是中国古诗的魅力所在: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深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