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赋康平老铜雀砚》 瓦砾却鑱今日砚,似教人世写兴亡。

瓦砾却鑱今日砚,似教人世写兴亡。

意思:瓦砾却鑱今天砚,好像是教导人世间写兴亡。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赋康平老铜雀砚》

全文赏析

这首诗《邺城台殿已荒凉,依旧山河满夕阳。瓦砾却鑱今日砚,似教人世写兴亡。》是一首对历史兴亡进行深度思考的诗。它描绘了邺城台殿的荒凉景象,以及夕阳下满山满水的壮丽景色,通过瓦砾中的砚台,暗示了人世间的兴亡更替。 首句“邺城台殿已荒凉”,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邺城的景象,表达出这座曾经的繁华之地已经荒凉,历史的痕迹已经消失。这一句奠定了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哀叹和对现实的感慨。 “依旧山河满夕阳”一句,诗人描绘了夕阳下满山满水的壮丽景色,表达出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山河依旧,壮丽依旧,但其中蕴含的兴亡更替的哲理却让人深思。 “瓦砾却鑱今日砚”一句,诗人通过描述瓦砾中的砚台,暗示了人世间的兴亡更替。砚台在这里象征着文化、知识和智慧,而瓦砾则代表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邺城台殿的荒凉景象和山河依旧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哀叹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通过瓦砾中的砚台这一象征,将人世间的兴亡更替与山河依旧形成对比,深化了主题,引人深思。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忧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邺城台殿已荒凉,依旧山河满夕阳。
瓦砾却鑱今日砚,似教人世写兴亡。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瓦砾

    读音:wǎ lì

    繁体字:瓦礫

    英语:rubble; debris

    意思:(瓦砾,瓦砾)

     1.破碎的砖头瓦片。亦以形容荒废颓败的景象。
      ▶《吕氏春秋•乐成》:“禹之决江水也

  • 兴亡

    读音:xīng wáng

    繁体字:興亡

    短语:盛衰

    英语:rise and fall

    意思:(兴亡,兴亡)

     1.兴盛和衰亡。多指国家局势的变迁。
      

  • 人世

    读音:rén shì

    繁体字:人世

    短语:江湖 浊世 尘 红尘 凡

    英语:the land of the living

    意思:
     1.人间,人类社会。
     

  • 今日

    读音:jīn rì

    繁体字:今日

    英语:today

    意思:
     1.本日;今天。
      ▶《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韩愈《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