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萧岩》 飞雁忽惊天柱过,蛰龙犹向石潭蟠。

飞雁忽惊天柱过,蛰龙犹向石潭蟠。

意思:飞雁忽然惊天过,蛰龙还向石潭蟠。

出自作者[宋]周惠的《萧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优美的自然风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宽广、壮丽的山水画卷。 首联“万里藏云境界宽,仙源江上起峰峦”,以高远的视角描绘了广阔的天空和连绵的山峦,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宏伟。颔联“莺啼翠柳三春暖,松隐清风六月寒”,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莺啼和翠柳,以及夏天的清风和松林,展现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活力。 颈联“飞雁忽惊天柱过,蛰龙犹向石潭蟠”,通过对飞雁和蛰龙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的生动和活力。尾联“宦游争道兹岩好,林下何曾得共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林下共欢的快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里藏云境界宽,仙源江上起峰峦。
莺啼翠柳三春暖,松隐清风六月寒。
飞雁忽惊天柱过,蛰龙犹向石潭蟠。
宦游争道兹岩好,林下何曾得共欢。

关键词解释

  • 石潭

    读音:shí tán

    繁体字:石潭

    意思:巖石围成的深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颍水》:“旸旱辍津,而石潭不耗,道路游憩者,惟得餐饮而已。”
      ▶唐·孟浩然《岘潭作》诗:“石潭傍隈隩,沙岸晓夤缘。”

  • 惊天

    读音:jīng tiān

    繁体字:驚天

    意思:(惊天,惊天)
    形容声势浩大。
      ▶清·张问陶《下新滩》诗:“十丈悬流万堆雪,惊天如看广陵潮。”
      ▶萧红《桥•离去》:“白色的潮呵!惊天的潮呵!拍上红日去了!

  • 天柱

    读音:tiān zhù

    繁体字:天柱

    英语:t\'ien chu

    意思:
     1.古代神话中的支天之柱。
      ▶《淮南子•墬形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