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赋得牛驼各一首》 葱岭驮顷曾有力,岐阳载鼓竟无功。

葱岭驮顷曾有力,岐阳载鼓竟无功。

意思:葱岭驮近来曾有力量,岐阳载鼓竟然没有成功。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赋得牛驼各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个形模狞怪、技艺拙劣的驴子的讽刺和批评。驴子在古代中国社会是一种常见的畜力,常常被用来拉车、耕地等。然而,这首诗中的驴子却因为其形模和技艺的拙劣而引起了儿童的惊恐,甚至被比作毫无功绩的葱岭驮顷和岐阳载鼓,这无疑是对其形象的贬低。 首联“形模狞怪骇儿童,技与黔驴大略同。”直接描绘了驴子的丑陋形象和拙劣技艺,让儿童感到惊恐。这一联运用了黔之驴的典故,暗示驴子的技艺与黔之驴并无二致,都是一种虚有其表、毫无用处的表现。 颔联“葱岭驮顷曾有力,岐阳载鼓竟无功。”进一步揭示了驴子的无用之处。它曾经在葱岭上负重有力,也曾在大军载鼓中发挥作用,但最终却无法达成预期的目标。这进一步强调了驴子技艺的拙劣和无能。 颈联“效牵尚记随班后,健倒安知卧棘中。”描述了驴子曾经在战场上跟随队伍后方的场景,但当它倒下时,又怎能知道它在战场上卧棘中的艰难呢?这一联通过对比,进一步揭示了驴子在战场上的无用之处。 尾联“莫信人言君背贵,肉鞍强似锦鞯蒙。”诗人对驴子的评价也表达了对那些只看表面、不重实质的人的批评。他们相信人们所说的驴子背贵,却忽视了肉鞍比锦鞯蒙更有实用价值的事实。这暗示了人们对于驴子的误解和偏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形模狞怪、技艺拙劣的驴子,批评了那些只看表面、不重实质的人,同时也表达了对驴子的同情和怜悯。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让读者对驴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形模狞怪骇儿童,技与黔驴大略同。
葱岭驮顷曾有力,岐阳载鼓竟无功。
效牵尚记随班后,健倒安知卧棘中。
莫信人言君背贵,肉鞍强似锦鞯蒙。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岐阳

    读音:qí yáng

    繁体字:岐陽

    意思:(岐阳,岐阳)
    岐山之南。
      ▶《诗•鲁颂•閟宫》“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汉·郑玄笺:“大王自豳徙居岐阳。”
      ▶唐·张说《皇帝马上射赞》第七:“

  • 无功

    读音:wú gōng

    繁体字:無功

    意思:(无功,无功)

     1.没有功劳。
      ▶《韩非子•内储说上》:“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三国志•蜀志•张裔传》:“爵不可以无功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