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龙吟·对花常欲留春》 只恐春应,暗留芳信,与花争好。

只恐春应,暗留芳信,与花争好。

意思:只恐怕春季应,黑暗留芳信,与花争好。

出自作者[宋]叶梦得的《水龙吟·对花常欲留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花朵和春天的短暂,表达了对春天的深深留恋和对时间的无奈。 首句“对花常欲留春,恨春故遣花飞早”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留恋,然而春天却无情地将花朵催促着早早地凋零。这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特点,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晓来雨过,绿阴新处,几番芳草。一片飘时,已知消减,满庭谁扫。”这几句描绘了雨后花园的景象,雨水洗刷了花朵,新绿的叶子和芳草,一切都充满了生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朵开始减少,满庭的绿色也无法阻止春天的离去。 “酒醒梦断,年年此恨,不禁相恼。只恐春应,暗留芳信,与花争好。”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和留恋。每年酒醒梦断时,诗人都会感到同样的遗憾和恼怒。他害怕春天会悄悄地留下芳香的信使,让花朵在春天之后继续绽放。这种担忧使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花朵,与花争春。 “有姚黄一朵,殷勤付与,送金杯倒。”最后一句以姚黄为一朵牡丹花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花的深深喜爱。诗人殷勤地邀请人们一同欣赏这朵美丽的花,以此表达他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生命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生命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和留恋。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春天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对花常欲留春,恨春故遣花飞早。
晓来雨过,绿阴新处,几番芳草。
一片飘时,已知消减,满庭谁扫。
料多情也似,愁人易感,先催趁、朱颜老。
犹有清明未过,但狂风、匆匆难保。
酒醒梦断,年年此恨,不禁相恼。
只恐春应,暗留芳信,与花争好。
有姚黄一朵,殷勤付与,送金杯倒。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一说祖籍处州松阳(今属浙江),为宋代名臣叶逵之后。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关键词解释

  • 留芳

    读音:liú fāng

    繁体字:留芳

    意思:留下芳香。亦指留下好名声。
      ▶明·危素《輓达兼善》诗:“要知汗竹留芳日,只在孤舟浅水时。”
      ▶《花月痕》第四四回:“留芳眉史,歌蒿借孔雀之词;证果情天,文梓起鸳鸯之冢

  • 芳信

    读音:fāng xìn

    繁体字:芳信

    意思:
     1.花开的讯息。春日百花盛开,因亦以指春的消息。
      ▶宋·苏轼《谢关景仁送红梅栽》诗之一:“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宋·尤袤《入春半月未有梅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