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李甘诗》 时当秋夜月,日值曰庚午。

时当秋夜月,日值曰庚午。

意思:时值秋夜月,一天正当说日。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李甘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训注极虓虎”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黑暗、奸臣当道的愤慨之情。 首联“太和八九年,训注极虓虎”,描绘了当时政治的黑暗,犹如训注极虓虎,暗示了政治环境的险恶。 颔联“潜身九地底,转上青天去”,形象地描绘了官场中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屈从于权势的无奈和痛苦。 颈联“四海镜清澄,千官云片缕”,描绘了政治清明、官员忠诚的景象,但同时也暗示了奸臣的狡猾和阴险。 尾联“指名为锢党,状迹谁告诉”,表达了对被诬为“锢党”的人们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也表达了对政治黑暗、奸臣当道的愤慨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政治黑暗、奸臣当道的描绘和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对正义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李杜等人的敬仰之情,表达了对正直之士的同情和支持。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太和八九年,训注极虓虎。
潜身九地底,转上青天去。
四海镜清澄,千官云片缕。
公私各闲暇,追游日相伍。
岂知祸乱根,枝叶潜滋莽。
九年夏四月,天诫若言语。
烈风驾地震,狞雷驱猛雨。
夜于正殿阶,拔去千年树。
吾君不省觉,二凶日威武。
操持北斗柄,开闭天门路。
森森明庭士,缩缩循墙鼠。
平生负奇节,一旦如奴虏。
指名为锢党,状迹谁告诉。
喜无李杜诛,敢惮髡钳苦。
时当秋夜月,日值曰庚午。
喧喧皆传言,明晨相登注。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秋夜

    读音:qiū yè

    词语解释

    ⒈  散文。鲁迅作。1924年发表。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描写作者后院里的两棵枣树以及鬼fc77眼的夜空。以秋天的夜空象征黑暗的现实,而枣树则是敢于斗争的勇士。作品意境深邃,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意义。

  • 时当

    读音:shí dāng

    繁体字:時噹

    意思:(时当,时当)
    适当。
      ▶《三国志•吴志•顾雍传》:“雍为人不饮酒,寡言语,举动时当。”

    解释:1.适当。

  • 月日

    读音:yuè rì

    繁体字:月日

    意思:
     1.月亮和太阳。
      ▶唐·韩愈《潮州祭神文》之二:“稻既穟矣,而雨不得熟以穫也;蚕起且眠矣,而雨不得老以簇也……刺史不仁,可坐以罪,惟彼无辜,惠以福也,划劙云阴,卷月日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