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日登樟亭驿楼》 因秋倍多感,乡树接咸京。

因秋倍多感,乡树接咸京。

意思:因为秋季倍多感,乡树连接都京。

出自作者[唐]许浑的《九日登樟亭驿楼》

全文赏析

这首诗《鲈鲙与莼羹,西风片席轻。潮回孤岛晚,云敛众山晴。丹羽下高阁,黄花垂古城。因秋倍多感,乡树接咸京》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表达思乡之情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鲈鲙与莼羹,西风片席轻。”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鲈鱼鲙和莼菜羹是江南的美食,而西风中的片席轻,则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这一联通过美食和季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潮回孤岛晚,云敛众山晴。”颔联描绘了潮水退去,孤岛在傍晚时分的景象,以及云层散去,众山在晴天下的景象。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景色描绘,表现出秋天的宁静和深远。 “丹羽下高阁,黄花垂古城。”颈联描绘了鸟儿的飞翔和秋天的菊花在古城旁的垂落景象。这一联通过细节的描绘,表现出秋天的生机和美丽。 最后,“因秋倍多感,乡树接咸京。”表达了诗人因为秋天而倍感思乡之情,家乡的树木与首都相接。这一联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使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思乡之情,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景色描绘生动,情感表达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鲈鲙与莼羹,西风片席轻。
潮回孤岛晚,云敛众山晴。
丹羽下高阁,黄花垂古城。
因秋倍多感,乡树接咸京。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关键词解释

  • 倍多

    读音:bèi duō

    繁体字:倍多

    意思:成倍增加。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又其本军各须资遣,道路辽远,劳费倍多。”

    解释:1.成倍增加。

  • 咸京

    读音:xián jīng

    繁体字:鹹京

    意思:原指秦代京城咸阳。后人常用以借指长安。
      ▶唐·李乂《饯唐永昌》诗:“田郎才貌出咸京,潘子文华向洛城。”
      ▶宋·文天祥《平原》诗:“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咸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