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桐君山》 槛外回峰自连首,只因潭下有灵鳌。

槛外回峰自连首,只因潭下有灵鳌。

意思:槛外回峰从连头,只因潭下有灵鳌。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登桐君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景和楼殿的诗,给人以壮丽、神圣之感。首先,整首诗的画面感极强,仿佛读者能亲眼看到翠崖高耸,云遮雾绕,楼殿巍峨,凌压巨涛。其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如“槛外回峰自连首,只因潭下有灵鳌”,形象地描绘了山峰连绵和潭下灵鳌支撑的景象,进一步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此外,这首诗的韵脚和对仗也处理得恰到好处,使诗读起来更加流畅和谐。例如,“翠崖千尺峙云高,楼殿翚飞压巨涛”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壮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翠崖千尺峙云高,楼殿翚飞压巨涛。
槛外回峰自连首,只因潭下有灵鳌。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灵鳌

    引用解释

    神话传说中的巨龟。语出《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王逸 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鼇,背负 蓬莱之山 而抃舞。” 三国 魏 曹植 《远游篇》:“灵鼇戴 方丈 ,神岳儼嵯峩!” 唐 李商隐 《韩碑》诗:“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鼇蟠以螭。” 元 周权 《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