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甲戌七月奏进穆庙实录赐白金文绮宴于南宫》 濡毫每忆攀髯望,珥笔新承赐锦回。

濡毫每忆攀髯望,珥笔新承赐锦回。

意思:每当回忆起攀髯望沾笔,珥笔新承赐锦回。

出自作者[明]于慎行的《甲戌七月奏进穆庙实录赐白金文绮宴于南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在朝廷任职多年的老臣的赞扬和敬仰。 首联“书金匮愧非才,曾是先朝侍从来”,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老臣的敬仰之情。他虽然才疏学浅,但却是先朝侍从,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颔联“鹓列趋随兰检进,龙衣立待石函开”描绘了这位老臣在朝中的地位和威望。他像鹓鸟一样跟随在皇帝身边,为朝廷进献良策;皇帝的龙袍则是他时刻等待打开的石函,象征着他对皇帝的忠诚和敬仰。 颈联“濡毫每忆攀髯望,珥笔新承赐锦回”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老臣的回忆和感激之情。他常常回忆起过去跟随这位老臣的日子,感激他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支持;而现在,他又得到了皇帝的赏赐和信任。 尾联“大典已成鸿号永,圣心南面尚含哀”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老臣的祝福和敬仰之情。他祝愿这位老臣的大典能够永垂不朽,而皇帝的南面之位也表达了他对这位老臣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一位老臣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书金匮愧非才,曾是先朝侍从来。
鹓列趋随兰检进,龙衣立待石函开。
濡毫每忆攀髯望,珥笔新承赐锦回。
大典已成鸿号永,圣心南面尚含哀。

关键词解释

  • 濡毫

    读音:rú háo

    繁体字:濡毫

    意思:濡笔。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唐·韦应物《酬刘侍郎使君》诗:“濡毫意僶俛,一用写悁勤。”
      ▶《镜花缘》第五三回:“亭亭正在磨墨濡毫,忽见红红、婉如从外面走来。”
     

  • 攀髯

    读音:pān rán

    繁体字:攀髯

    意思: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下迎,黄帝乘之升天,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余小臣不得上龙身,乃持龙髯,而龙髯拔落,并堕黄帝之弓。百姓遂抱其弓与龙髯而号哭。事见《史记•封禅书》。后用为追随皇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