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半淞园坐雨伯夔重伯寿臣及儿子方恪同游》 秋堂对茗围寒雨,遗世魂依犊鼻裈。

秋堂对茗围寒雨,遗世魂依犊鼻裈。

意思:秋堂对茶包围寒雨,遗世魂依犊鼻裤。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半淞园坐雨伯夔重伯寿臣及儿子方恪同游》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百日重寻丑石存,芙蓉照水柳当门。》是一首对自然风景的描绘,通过对芙蓉、柳树、蝴蝶、江水等自然元素的生动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 首联“百日重寻丑石存”,诗人表达了对丑石的珍视和怀念之情。这里的“丑石”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游历过的某个地方,或者某种特定的自然景观。通过“百日重寻”这个词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以及他对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的怀念。 颔联“芙蓉照水柳当门”,诗人用芙蓉、柳树等元素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芙蓉花在水中映照出美丽的倒影,柳树则当住了门口,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里的“照水”和“当门”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出了芙蓉和柳树的位置和特点,同时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继续描绘自然风景,通过对蝴蝶、亭台、乱叶、江水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同时,诗人也通过“迷荒径”、“认断痕”、“围寒雨”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百日重寻丑石存,芙蓉照水柳当门。
蝶招裙屐迷荒径,蜗篆亭台认断痕。
乱叶鸣空群籁合,晚江撼坐一襟尊。
秋堂对茗围寒雨,遗世魂依犊鼻裈。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秋堂

    读音:qiū táng

    繁体字:秋堂

    意思:
     1.秋日的厅堂。常以指书生攻读课业之所。
      ▶唐·王建《送司空神童》诗:“秋堂白髮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
      ▶唐·元稹《含风夕》诗:“夏服稍轻清,秋堂已岑

  • 遗世

    读音:yí shì

    繁体字:遺世

    意思:(遗世,遗世)

     1.超脱尘世;避世隐居。
      ▶晋·孙绰《游天臺山赋》:“非夫遗世翫道,绝粒茹芝者,乌能轻举而宅之。”
      ▶唐·王维《赠从弟司库员外絿》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