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陈处士在雍丘见寄》 清谈胜题赠,何日杖藜还。

清谈胜题赠,何日杖藜还。

意思:清谈胜题赠给,为什么天杖藜回来。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和陈处士在雍丘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衰薄喜多幸,退公谁与闲》是一首描绘诗人退隐后生活状态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退隐生活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满足。 首句“衰薄喜多幸,退公谁与闲”表达了诗人对世事衰微的无奈,但同时也对自身好运连连的欣喜。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退隐后闲适生活的向往,因此他询问:“谁与我共度这样的闲适生活?” “高人乘兴去,相望两程间”描绘了诗人与高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他们虽然相隔两程,但精神上却是相通的。这表达了诗人对高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退隐生活的向往。 “卷箔有微雪,登楼无远山”描绘了诗人退隐后住所的景象。虽然屋内有些微雪,但诗人却无法看到远处的山峦,这表达了诗人对退隐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世事的不关心。 最后,“清谈胜题赠,何日杖藜还”表达了诗人对清谈的喜爱,他认为这种交流比单纯的题赠更有意义。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次拄着藜杖回到这样的环境中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退隐后的生活状态和心情,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对高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衰薄喜多幸,退公谁与闲。
高人乘兴去,相望两程间。
卷箔有微雪,登楼无远山。
清谈胜题赠,何日杖藜还。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清谈

    读音:qīng tán

    繁体字:清談

    英语:empty talk

    意思:(清谈,清谈)
    亦作“清谭”。
     
     1.清雅的谈论。
      ▶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清谈

  • 何日

    引用解释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读音:hé r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