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人见贻》 守己常安分,临官叹自愚。

守己常安分,临官叹自愚。

意思:常安分守己,官员感叹自己无知。

出自作者[宋]曹勋的《和人见贻》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侍臣的生涯,表达了他对仕途、人生和自我的深刻感悟。诗风沉稳内敛,语言流畅自然,寓情于景,含蓄而深沉。 首联“某也多奇蹇,当年侍玉除”,以自谦的口吻回忆起自己曾经的侍臣生涯。颔联“驰驱先辂马,扈从达幽都”进一步描绘了作为侍臣,跟随皇帝四处奔波,恪尽职守的场景。 颈联“守己常安分,临官叹自愚”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理解和感叹。他坚守自己的职责,常常安于本分,但面临官场的复杂斗争,又感叹自己的单纯和愚蠢。这一联凸显了诗人对仕途的深刻体验和无奈。 尾联“旨甘方薄宦,一语冀逢途”则以希望得到赏识和提拔的愿望作结。诗人希望能以一语惊人之语,得到上司的赏识,从而改变自己的仕途命运。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中的坚守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期待与追求。诗歌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呈现出一个侍臣的心灵世界,让人感叹人生的不易,也让人对诗人的坚韧和执着深感敬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某也多奇蹇,当年侍玉除。
驰驱先辂马,扈从达幽都。
守己常安分,临官叹自愚。
旨甘方薄宦,一语冀逢途。

关键词解释

  • 守己

    读音:shǒu jǐ

    繁体字:守己

    意思:谓安守本分。
      ▶清·侯方域《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为政,随任其俗,人不知有令。既满当迁,司徒公数问所欲得者,皆不应。其子怪之,公曰:‘司徒自笃亲,我自守己。’”
    -

  • 常安

    读音:cháng ān

    繁体字:常安

    意思:长久安定;经常安宁。
      ▶《荀子•荣辱》:“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
      ▶汉·贾谊《新书•胎教》:“故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
      ▶唐·白居易《咏怀》:“知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