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伏日就汤评事衡湖上避暑》 回溪照轩宇,广陌临梧楸。

回溪照轩宇,广陌临梧楸。

意思:曲折的溪流照轩宇,广陌临梧楸。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伏日就汤评事衡湖上避暑》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大火方燥石,停云昼亦收。将从赏心侣,寸景难远游》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情感变化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首句“大火方燥石,停云昼亦收”描绘了炎热的天气和天空中静止的云。大火,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指的是赤道附近的五个星组中的一个,即心宿二。在这里,它被用来形容炎热的天气,仿佛大地都被炽热的阳光烤得干燥。停云则描绘了天空中静止的云,与炎热的天气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酷热。而“昼亦收”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炎热的感觉,即使在白天,阳光也似乎被云层遮挡住了。 “将从赏心侣,寸景难远游”表达了诗人想要与知心朋友一起出游的愿望,但炎热的天气让这种愿望变得难以实现。这里的“赏心”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而“寸景”则是指短暂而炎热的阳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但现实的炎热天气却让他无法远游。 接下来的诗句“拥几苦炎伏,出门望汀洲”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心情。他坐在室内,感到苦闷和炎热,于是出门去寻找清凉。汀洲在这里指的是水边或水中的平地,是诗人可能想要去的地方。 “回溪照轩宇,广陌临梧楸”描绘了诗人看到的景色。回溪、广陌、梧楸等意象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其中回溪更显曲折和幽静。这些景色给诗人带来了清凉和宁静的感觉。 最后,“释闷命雅瑟,放情思乱流”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音乐来释放内心的烦恼。他放纵情感,让思绪如流水般流淌。这里的“雅瑟”指的是优雅的音乐,诗人通过音乐来缓解内心的烦恼和苦闷。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炎热的天气和无法远游的愿望构成了诗人的烦恼和苦闷,但自然景色却给他带来了清凉和宁静的感觉。最后,诗人通过音乐来释放内心的烦恼,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火方燥石,停云昼亦收。
将从赏心侣,寸景难远游。
拥几苦炎伏,出门望汀洲。
回溪照轩宇,广陌临梧楸。
释闷命雅瑟,放情思乱流。
更持无生论,可以清烦忧。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回溪

    读音:huí xī

    繁体字:回溪

    意思:(参见回谿,迴溪,迴谿)

    解释:1.见\"回溪阪\"。

    造句:暂无

  • 梧楸

    读音:wú qiū

    繁体字:梧楸

    意思:梧桐与楸树。二木皆逢秋而早凋。
      ▶《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朱熹集注:“梧桐,楸梓,皆早凋。”
      ▶南朝·梁·鲍泉《秋日》诗:“露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