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一作马戴诗)》 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

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

意思:磬声寂静应秋夜,手冷灯前从僧衣。

出自作者[唐]秦系的《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一作马戴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禅室生活的诗,通过对一个僧人在松间绳床上的归途、夜晚的磬声以及灯下缝补衲衣的描绘,展现了禅室生活的宁静与淡泊。 首句“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禅室僧归的画面。绳床立于翠微之间,松林之中,一位僧人荷笠归来,形象生动。此句以景起兴,为全诗定下静谧的基调。 “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秋夜寂静,磬声寂历,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僧人灯下缝补衲衣,手冷而不觉,表现出禅者对于物质生活的超脱和淡泊。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僧人在禅室中的日常生活,展现了禅者的宁静与淡泊。诗中没有过多的情感抒发,而是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细节,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理解禅者的内心世界。这种以景寓情,以物寓情的手法,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禅室生活的佳作,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禅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哲学。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
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

关键词解释

  • 秋夜

    读音:qiū yè

    词语解释

    ⒈  散文。鲁迅作。1924年发表。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描写作者后院里的两棵枣树以及鬼fc77眼的夜空。以秋天的夜空象征黑暗的现实,而枣树则是敢于斗争的勇士。作品意境深邃,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意义。

  • 磬声

    读音:qìng shēng

    繁体字:磬聲

    意思:(磬声,磬声)

     1.击磬的声音。
      ▶《礼记•乐记》:“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
     
     2.指代将帅。
      ▶《宋书•索虏传》

  • 寂历

    读音:jì lì

    繁体字:寂曆

    详细释义:寂静空旷。唐?张说?沪湖山寺诗:『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

    造句:

  • 衲衣

    读音:nà yī

    繁体字:衲衣

    意思:
     1.僧衣。
      ▶《南齐书•张欣泰传》:“欣泰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辄游园池,着鹿皮冠,衲衣锡杖。”
      ▶唐·贾岛《崇圣寺斌公房》诗:“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