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残花》 明年何处见,尽日此时心。

明年何处见,尽日此时心。

意思:第二年何处见,天天这个时候心。

出自作者[唐]崔涂的《残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先,诗中的“迟迟傍晓阴,昨夜色犹深。毕竟终须落,堪悲古与今”这几句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过程,通过“迟迟”和“昨夜”等词语,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敏感和时间的无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昨夜的色彩已经变得更深,而最终花朵终究会凋落,这是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规律,也是古今中外所有生命的共同命运。 “明年何处见,尽日此时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再次看到这些花朵,因此他感到无尽的忧虑和不安。同时,他也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因此他感到深深的悲伤和无奈。 最后,“蜂蝶无情极,残香更不寻”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生命的另一种思考。诗人看到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它们似乎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并不在意,因为它们已经享受到了生命中的美好。然而,当花朵凋落时,它们不再寻找残余的香气,这暗示着它们已经对生命失去了兴趣和热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蜂蝶和花朵的生命态度,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不要等到失去时才后悔莫及。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尊重,提醒人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迟迟傍晓阴,昨夜色犹深。
毕竟终须落,堪悲古与今。
明年何处见,尽日此时心。
蜂蝶无情极,残香更不寻。
作者介绍
崔涂[唐](约公元887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朝江南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关键词解释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此时

    读音:cǐ shí

    繁体字:此時

    英语:now

    意思:(此时,此时)
    这时候。
      ▶《后汉书•刘玄传》:“﹝韩夫人﹞辄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唐·白居易《琵琶记》:“别

  • 明年

    读音:míng nián

    繁体字:明年

    英语:next year

    意思:次年;今年的下一年。
      ▶《左传•僖公十六年》:“明年齐有乱。”
      ▶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乐天一举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