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

意思:傲吏才被亲近,真僧到相带。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在山中闲逛,欣赏自然美景,思考人生哲理的场景。 首联“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表达了作者来到山中,远离尘世纷扰,以消解心中的烦恼。他开始反思自己是否被尘世所迷惑,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颔联“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揭示了人生的虚幻和无常,就像浮云一样短暂而美丽。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颈联“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描绘了山中清幽的环境,疏竹、高枕、空花和杖藜,这些都是自然中的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欣赏。 尾联“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表达了作者对山中傲吏和真僧的亲近和喜爱,他们带给作者心灵的安慰和寄托。这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激。 整首诗以山中的景色和哲理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它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人生的哲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
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
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
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傲吏

    读音:ào lì

    繁体字:傲吏

    意思: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
      ▶晋·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
      ▶唐·郎士元《送元诜还丹阳别业》诗:“已知成傲吏,复见解朝衣。”
      ▶宋·陆游《上虞逆旅

  • 相携

    读音:xiāng xié

    繁体字:相攜

    意思:(相携,相携)

     1.《东观汉记•邓禹传》:“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以迎,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
      ▶宋·苏轼《甘露寺》诗:“但有相携人,何必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