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夜宿江亭有怀》 枕上月华清到晓,簟间风意冷如秋。

枕上月华清到晓,簟间风意冷如秋。

意思:枕上月华清到天亮,席之间风意冷得像秋天。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夏夜宿江亭有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夜冲江浦始停舟,天际萧骚急雨收》是一首描绘夜泊江浦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归家的渴望。 首句“夜冲江浦始停舟,天际萧骚急雨收”,诗人夜晚冲破江面的雾气,停泊在江浦,此时天际的雨声稀疏,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夜泊的情景,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 “枕上月华清到晓,簟间风意冷如秋”,诗人描述了夜晚停舟后,枕着月色到天明,簟席间吹过的风让人感到凉爽如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一溪碧水怀归意,九陌红尘倦旅游”,诗人看到一溪碧水,心中不禁想起了回家的事情,而九陌上的红尘也让人感到疲倦,想要结束旅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旅程的厌倦。 “待得星稀城角断,旧酲消尽起新愁”,在等待中,星星渐渐稀少,城角的声音也消失了,诗人酒醒后,也消除了之前的醉意,但新的愁绪也随之而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期待和对新愁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夜泊江浦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归家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冲江浦始停舟,天际萧骚急雨收。
枕上月华清到晓,簟间风意冷如秋。
一溪碧水怀归意,九陌红尘倦旅游。
待得星稀城角断,旧酲消尽起新愁。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华清

    读音:huá qīng

    繁体字:華清

    意思:(华清,华清)

     1.指华清池。
      ▶清·洪昇《长生殿•传概》:“自华清赐浴,初承恩泽;长生乞巧,永订盟香。”
      ▶郭沫若《念奴娇•小汤山》词:“华清何

  • 枕上

    读音:zhěn shàng

    繁体字:枕上

    意思:
     1.床上。
      ▶唐·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宋·陆游《秋声》诗:“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
      ▶杨朔

  • 月华

    读音:yuè huá

    繁体字:月華

    英语:lunar corona

    意思:(月华,月华)

     1.月光,月色。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王微<养疾>》:“清阴往来远,月华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