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句》 丝竹渐高桡鼓急,瑶津亭下竞凫车。

丝竹渐高桡鼓急,瑶津亭下竞凫车。

意思:音乐渐渐高弯曲鼓急,美津亭下竞相鸭子车。

出自作者[宋]元绛的《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闹而充满活力的场景。丝竹乐器的声音渐渐高昂,桡鼓的敲击声也越来越急促,瑶津亭下的人们正在竞相比赛凫车。 “丝竹渐高桡鼓急”这句诗,通过“丝竹”和“桡鼓”这两种乐器的演奏,营造出一种热烈、激昂的氛围。“渐高”和“急”这两个词,形象地表现了音乐的节奏和强度逐渐上升,让人感受到比赛的气氛越来越紧张,越来越激烈。 “瑶津亭下竞凫车”这句诗,则通过描绘人们在瑶津亭下竞赛凫车的场景,展现了人们欢乐、竞争的氛围。“竞”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比赛的热情和竞争精神,“凫车”则让人想象到水面上快速行驶的车辆,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音乐和比赛的场景,表达了热烈、紧张、欢乐和竞争的情感。作者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热闹的场景中,感受到其中的热情和活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丝竹渐高桡鼓急,瑶津亭下竞凫车。
作者介绍
元绛(1008—1083),字厚之,钱塘人,一说字厚之。北宋大臣、文学家。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江西省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生而敏悟,5岁能作诗。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迁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侬智高反岭南,宿军邕州;绛供军饷有功。累迁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后罢知颍州,以太子太保致仕。神宗元丰六年卒,年76,谥“章简”。著有《玉堂集》、《全宋词》存其词2首,《宋诗纪事》存其诗6首。

关键词解释

  • 津亭

    读音:jīn tíng

    繁体字:津亭

    意思:古代建于渡口旁的亭子。
      ▶唐·王勃《江亭夜月送别》诗之一:“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宋·刘克庄《长相思•饯别》词:“风萧萧,雨萧萧,相送津亭折柳条。”
      ▶《镜花缘》

  • 丝竹

    读音:sī zhú

    繁体字:絲竹

    英语:music; traditional stringed and woodwind instruments

    意思:(丝竹,丝竹)
    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亦泛

  • 凫车

    读音:fú chē

    繁体字:鳧車

    意思:(凫车,凫车)
    渡船。
      ▶明·叶襄《端午》诗:“桂楫凫车尽马尘,虎丘松柏摧为薪。”

    造句:”清叶襄《端午》诗:“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