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夜》 夜阑林光发,白露濡青条。

夜阑林光发,白露濡青条。

意思:夜阑林光发,白露濡青条。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夏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幽窗报夕霁,微月在屋橑》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色和情感变化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怀念和对路途遥远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述了夕霁的景象,月光透过幽窗照亮了室内,微弱的月光在屋檐上跳跃。诗人手中握着白色的羽扇,与这个寂静而清凉的夜晚相融合。这里的“手中白羽扇”不仅是一个细节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接着,诗人转向了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六月天正碧,三更树微摇”,这是对夜晚景色的一种诗意表达。在六月炎热的天气里,天空湛蓝如碧,而树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让人仿佛能闻到夜晚的气息。 诗人的情感在这段描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表达。“缅怀山中景,兹夕感路遥”,他怀念山中的景色,但因为路途遥远而无法亲自前往。这种对远方美景的向往和无法到达的遗憾,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感慨。 最后,“夜阑林光发,白露濡青条”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结束和清晨的开始。夜深人静,月光逐渐消失,林间的光线逐渐显露出来,露水打湿了青翠的树枝。这种描绘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仿佛能听到清晨的鸟鸣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怀念和对路途遥远的感慨。它通过自然环境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感慨,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幽窗报夕霁,微月在屋橑。
手中白羽扇,共此夜寥寥。
六月天正碧,三更树微摇。
缅怀山中景,兹夕感路遥。
长啸送行云,可望不可招。
夜阑林光发,白露濡青条。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夜阑

    读音:yè lán

    繁体字:夜闌

    英语:late at night

    意思:(夜阑,夜阑)
    夜残;夜将尽时。
      ▶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 白露

    读音:bái lù

    繁体字:白露

    短语:大暑 春分 小满 立夏 清明 霜冻 大雪 小雪 大寒 小暑 立秋 芒种 雨水 夏至 霜降 寒露 冬至 立春 秋分 惊蛰

    英语:White

  • 林光

    读音:lín guāng

    繁体字:林光

    意思:
     1.秦代离宫名。
      ▶《三辅黄图•宫》:“林光宫,胡亥所造,纵广各五里,在云阳县界。”
      ▶《汉书•郊祀志下》:“三月甲子,震电灾林光宫门。”
      

  • 发白

    读音:fā bái

    繁体字:發白

    英语:blanch

    意思:(发白,发白)

     1.现出曙色。
      ▶《水浒传》第一•五回:“王庆领众上山,来到寨中,此时已是东方发白。”

  • 青条

    读音:qīng tiáo

    繁体字:青條

    意思:(青条,青条)

     1.青色枝条。
      ▶三国·魏·曹叡《勐虎行》:“绿叶何落落,青条视曲阿。”
      ▶唐·司空曙《新柳诗》:“撩乱发青条,春风来几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