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好鱼目,越人荐明珠。
意思:楚国人喜欢鱼目,越国人把明珠。
出自作者[明]袁凯的《古意(二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不同人群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和价值观。
首先,“楚人好鱼目,越人荐明珠”,诗人以楚人和越人的比喻,表达了对不同人群价值观的描绘。楚人喜好鱼目,象征着他们追求的是眼前可见、易于获取的东西,而越人则推荐明珠,象征着他们更看重内在的价值和品质。这种对比反映出人们对事物价值的理解和追求的差异。
“一日三至门,主人行徐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拜访过程,他多次来到主人家门前,但主人却迟迟未出,表现出诗人的耐心和执着。
“相见才一言,薄送下前除。”这两句诗描绘了主人与诗人的初次相见,他们只交谈了一句话,就结束了交谈。这反映出主人对诗人的轻视,也可能是因为诗人来访的目的并不重要,或者主人当时心情不佳。
“洛阳苏季子,黄金满后车。”这两句诗描绘了主人家的富裕和奢华,主人拥有大量的黄金和豪华的车队,这反映出主人对物质的追求和享受。
“邹轲诵尧舜,白首走道途。”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主人庸俗追求的批判和对高尚品质的赞美。诗人以邹轲为例,他诵读尧舜之道,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和正义,即使年老也不改初衷。这种高尚的精神追求与主人的庸俗物质追求形成鲜明对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楚人、越人、主人、诗人和邹轲等不同人物的形象和价值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庸俗物质追求的批判和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价值观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