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一百零九首》 说及龙华会,何曾抽采。

说及龙华会,何曾抽采。

意思:说到龙华会,何曾抽采。

出自作者[宋]释可湘的《偈颂一百零九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悲愤的语调,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表达了诗人对末法时代的忧虑和对时世的厌恶。诗中通过具体的细节,如“埯撒花萦苗米”、“头白”、“面黄”、“皱眉粮”等,生动地描绘出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处境。 诗中的“嗟末法,恶时世”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深深忧虑。末法时代通常用来指佛教末世理论中人类即将面临灾难的时代,这里可能暗指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时期。恶时世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时世的厌恶。 “谕之向上关。略不点头。”这句话可能暗示了人们对改变现状的冷漠或无力感。他们似乎对任何形式的激励或启示都无动于衷,这进一步凸显了社会的沉闷和麻木。 “说及龙华会,何曾抽采。”龙华会通常被用来象征佛陀的救赎和来世的希望,但在这里,人们似乎已经对这种信仰失去了兴趣,或者说是抽采不积极。 “恼得头白,逼得面黄。”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人们的困境,他们因为生活的压力而变得憔悴。 “今岁上供银未解,来年新底又催纲。”这是对当时经济状况的直接描绘,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经济困境。上供银未解意味着他们无法满足上层社会的需求,而催纲则显示了社会压力的紧迫性。 最后,“归堂快合休粮方。”这句话可能暗示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希望回到家中,采用休粮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来应对困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嗟末法,恶时世。
谕之向上关。
略不点头。
说及龙华会,何曾抽采。
但见埯撒花萦苗米,恼得头白,逼得面黄。
留香一钵饭,浑是皱眉粮。
今岁上供银未解,来年新底又催纲。
归堂快合休粮方。

关键词解释

  • 龙华会

    引用解释

    庙会名。旧时 荆楚 以四月八日设会祝 弥勒 下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四月八日,诸寺各设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以为 弥勒 下生之徵。” 唐 刘长卿 《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诗:“ 支公 去已久,寂寞龙华会。”《中国谚语资料》上册:“千年难遇龙华会,万年难得岁交春。”参见“ 龙华三会 ”。

    读音

  • 龙华

    读音:lóng huá

    繁体字:龍華

    意思:(龙华,龙华)
    I
    亦作“龙花”。指龙华树。传说弥勒得道为佛时,坐于龙华树下,树高广四十里。因花枝如龙头,故名。
       ▶唐·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翻宝宇之龙

  • 何曾

    读音:hé zēng

    繁体字:何曾

    英语:did ever

    意思:
     1.为何,何故。
      ▶《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曾比予于管仲?”赵岐注:“何曾,犹何乃也。”
      ▶宋玉《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