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村杂兴(十三首)》 去国仍思国,还家复梦家。

去国仍思国,还家复梦家。

意思:去年国家仍希望国家,回到家又梦见家。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江村杂兴(十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影摇春树,潮痕折晚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描绘了江边晚景,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首联“江影摇春树,潮痕折晚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景象。江面上映照着摇动的春树,潮水冲刷着沙滩的痕迹。这两句诗以动景为主,静景为辅,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江边晚景图。 颔联“绿芜三尺雨,朱槿一篱花”,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景色。绿芜在三尺雨后更显生机勃勃,而篱笆旁的朱槿花则在雨后更加娇艳。这一联色彩鲜明,生动地表现出雨后的生机和美丽。 颈联“去国仍思国,还家复梦家”,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离开故国,仍思念着它,回到家乡,又梦到了家乡。这一联情感深沉,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尾联“自无干禄意,何必远京华”,诗人表明了自己对官场的淡泊,以及对远离繁华都市的决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的态度,也透露出他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晚景,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的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影摇春树,潮痕折晚沙。
绿芜三尺雨,朱槿一篱花。
去国仍思国,还家复梦家。
自无干禄意,何必远京华。
¤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还家

    读音:huán jiā

    繁体字:還家

    意思:(还家,还家)

     1.回家。
      ▶《后汉书•臧洪传》:“中平末,弃官还家,太守张超请为功曹。”
      ▶唐·韩愈《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阙短,指日亲

  • 去国

    读音:qù guó

    繁体字:去國

    意思:(去国,去国)

     1.离开本国。
      ▶《礼记•曲礼下》:“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狭三闾之丧江,矜望诸之

  • 梦家

    读音:mèng jiā

    繁体字:夢家

    意思:(梦家,梦家)
    指牌赌中轮流休息的人。
      ▶《镜花缘》第七四回:“彼时适值我是梦家,因他踌躇,过去看看,谁知他手里除了天、地、人三个孤张,还有六张闲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