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倚醉》 分明窗下闻裁翦,敲遍阑干唤不应。

分明窗下闻裁翦,敲遍阑干唤不应。

意思:分明窗下听说裁剪掉,敲遍阑干叫不应。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倚醉》

全文赏析

这首诗《倚醉无端寻旧约,却怜惆怅转难胜。静中楼阁深春雨。远处帘栊半夜灯。抱柱立时风细细,绕廊行处思腾腾。分明窗下闻裁翦,敲遍阑干唤不应》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深邃,细腻的诗。它通过描绘一种情感状态和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某个特定的人或事物的深深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倚醉无端寻旧约”,表达了诗人醉酒后,无端地回忆起过去的约定,这暗示着一种深深的怀旧和思念之情。接着,“却怜惆怅转难胜”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惆怅和思念之情,诗人无法承受这种情感,感到难以承受。 “静中楼阁深春雨”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场景,春雨绵绵,楼阁深藏在静谧之中,这为诗人的情感提供了背景。而“远处帘栊半夜灯”则描绘了一个深夜的场景,远处帘栊昏暗,半夜还有灯火,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深夜和寂静。 “抱柱立时风细细,绕廊行处思腾腾”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动作和情感状态。他抱着柱子站立,微风轻轻吹过,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静。他在走廊上行走,思绪纷飞,这表现了他的思考和情感波动。 “分明窗下闻裁翦,敲遍阑干唤不应”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他在窗下听到裁剪的声音,在栏杆前呼唤,但对方却没有回应。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他渴望与对方交流,但对方却无法回应他的呼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特定的情感状态和场景,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和孤独之情。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状态和场景氛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细腻的诗,它通过情感和场景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倚醉无端寻旧约,却怜惆怅转难胜。
静中楼阁深春雨。
远处帘栊半夜灯。
抱柱立时风细细,绕廊行处思腾腾。
分明窗下闻裁翦,敲遍阑干唤不应。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阑干

    读音:lán gān

    繁体字:闌乾

    英语:across; crisscross

    意思:(阑干,阑干)

     1.横斜貌。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 分明

    读音:fēn míng

    繁体字:分明

    短语:澄 冥 历历 旁观者清 一清二楚 清 白纸黑字

    英语:clearly demarcated

    意思:
     1.明确;清

  • 不应

    读音:bù yīng

    繁体字:不應

    意思:(不应,不应)
    I

     1.不应该。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古今小说•李公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