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杨路》 三国英雄尘一窖,六朝兴废字千行。

三国英雄尘一窖,六朝兴废字千行。

意思:三国英雄尘一窖,六朝兴废字千行。

出自作者[宋]马之纯的《白杨路》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白杨”,通过描绘白杨的形态和历史,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联“此路如何名白杨,白杨林木苦非良。”,直接点出主题——白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白杨的观察和感受。“此路如何名白杨”,诗人似乎在询问如何给这条路命名,而“白杨”二字则暗示了这条路两旁林木的主要树种。接着,“白杨林木苦非良”,诗人表达了对白杨的观察和感受,觉得它并不是一种好的林木,这可能暗示了白杨的一些特性,如高大、孤独、坚韧等。 颔联“闻知宰树常多种,想见坟茔在两傍。”进一步描绘了白杨的特点和环境。这里,“闻知宰树常多种”可能是在说,在官府或乡间习俗中,通常会将树木种在公墓周围,以象征生命的延续和死亡的终结。“想见坟茔在两傍”则描绘了白杨树旁的坟茔,给人一种悲凉、凄清的感觉。 颈联“三国英雄尘一窖,六朝兴废字千行。”诗人开始借历史来表达对白杨的感受。“三国英雄尘一窖”,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如今只剩下尘土,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和无情。“六朝兴废字千行”则描绘了历史的兴衰更迭,每个朝代的兴废都像是一本书,写满了历史。 尾联“行人过此休惆怅,往古来今总浑茫。”诗人劝诫过路的行人不要为过去的悲欢离合而惆怅,因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充满了混沌和迷茫。这既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的理解——人生无常,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白杨的描绘和历史借物抒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用简洁、深情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广阔、深沉的意境中。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此路如何名白杨,白杨林木苦非良。
闻知宰树常多种,想见坟茔在两傍。
三国英雄尘一窖,六朝兴废字千行。
行人过此休惆怅,往古来今总浑茫。

关键词解释

  • 六朝

    读音:liù cháo

    繁体字:六朝

    英语:Six Dynasties

    意思:
     1.三国·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建康(吴名建业,今南京市),史称为六朝。
      ▶唐·钱起

  • 三国

    读音:sān guó

    繁体字:三國

    英语:Three Kingdoms

    意思:(三国,三国)
    指东汉后出现的魏、蜀、吴鼎立的歷史时期。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始,到280年吴亡止。或将汉献帝在位的年

  • 英雄

    解释

    英雄 yīngxióng

    [hero]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