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途中逢周朴》 世浊无知己,子从何处来。

世浊无知己,子从何处来。

意思:社会混乱没有知己,你从何处来。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途中逢周朴》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东西南北路,相遇共兴哀。世浊无知己,子从何处来。菊衰芳草在,程远宿烟开。傥遇中兴主,还应不用媒。》是一首描绘人生经历和感慨的诗。它描绘了人们在东西南北的路上相遇,共同经历人生的兴衰哀乐。然而,在污浊的世界中,他们没有知己,不知道从何处来。 诗中的“菊衰芳草在”一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菊花虽然衰败但仍傲立在风中,芳草虽然枯黄但仍生机勃勃。这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程远宿烟开”描绘了远方的烟雾,给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感觉。这可能象征着人生的艰难和挑战。 诗的最后两句“傥遇中兴主,还应不用媒。”表达了一种希望和期待,希望遇到一位能够重振国家、社会的人物,不再需要媒人去寻找知己。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艰辛和希望,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西南北路,相遇共兴哀。
世浊无知己,子从何处来。
菊衰芳草在,程远宿烟开。
傥遇中兴主,还应不用媒。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知己

    读音:zhī jǐ

    繁体字:知己

    短语:亲昵 不分彼此 情同手足 近乎 血肉相连 如胶似漆 挚 亲密无间 亲密 密切 亲切 千丝万缕 心心相印 恩爱 如鱼得水 亲近 形影不离 亲 亲爱 近 水乳交融 接近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无知

    读音:wú zhī

    繁体字:無知

    短语:混沌 胸无点墨 浑浑噩噩 一无所知 一问三不知 一窍不通 目不识丁 不学无术

    英语:ignorance

    意思:(无知,无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