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从兄赴洪州别驾兄善琴》 援琴兼爱竹,遥夜在湘沅。

援琴兼爱竹,遥夜在湘沅。

意思:琴兼爱竹,远夜在湘沅。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送从兄赴洪州别驾兄善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湘沅之地的夜景,以及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1. 景色描绘:诗中描绘了湘沅之夜的美丽景色,如“援琴兼爱竹,遥夜在湘沅。”诗人似乎在琴声和竹林中度过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这样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接着,“鹤舞月将下,乌啼霜正繁。”这两句描绘了月下鹤舞、霜中乌啼的景象,进一步增强了夜晚的静谧和寒冷。 2. 情感表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湘沅之地的深深喜爱和留恋之情。“乱流喧橘岸,飞雪暗荆门。”诗人用“乱流”“喧橘岸”“飞雪”等词语,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留恋之情。同时,“其如相府恩。”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官职的感激之情,也暗示了他对当前职位的珍视。 3. 语言运用:这首诗的语言运用非常精炼,用词准确,表达清晰。如“兼爱”一词,既表达了对琴和竹的喜爱之情,又给人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同时,“无辞屈”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当前职位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愿意为官尽职,不辞辛劳。 4. 整体评价: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它通过对湘沅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官职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当前职位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精炼,用词准确,表达清晰,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山水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沅之夜的美景和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留恋之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诗人的语言运用也非常出色,表达清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援琴兼爱竹,遥夜在湘沅。
鹤舞月将下,乌啼霜正繁。
乱流喧橘岸,飞雪暗荆门。
佐郡无辞屈,其如相府恩。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湘沅

    读音:xiāng yuán

    繁体字:湘沅

    意思:湘江与沅江的并称。二水皆在湖南省,又常并称沅湘。
      ▶汉·东方朔《七谏•沉江》:“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复东。”
      ▶汉·刘向《九叹•思古》:“违郢都之旧闾兮,回

  • 援琴

    引用解释

    持琴;弹琴。《韩非子·十过》:“ 平公 曰:‘善。’乃召 师涓 ,令坐 师旷 之旁,援琴鼓之。”《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雍门 援琴而挟説, 韩哀 秉轡而驰名。” 唐 元稹 《莺莺传》:“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 明 徐渭 《代贺张相公启》:“伏以孝有餘哀,终身却枣,礼缘中制,迨吉援琴。”

  • 兼爱

    读音:jiān ài

    繁体字:兼愛

    英语:loving all equally

    意思:(兼爱,兼爱)

     1.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
      ▶《荀子•成相》:“尧让贤,以为民,氾利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