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劝农 其五》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意思:一石不储备,饥寒交到。

出自作者[魏晋]陶渊明的《劝农 其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传达了生活的真理:民生之本在于勤俭,只有勤劳才能避免匮乏。这首诗以一种质朴而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勤劳和节俭的赞美,以及对奢侈和逸乐的批判。 首两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直接点明主题,指出人民生活的关键是勤劳,只要勤劳就不会匮乏。这是一种朴素的、直接的道理,却也是生活中最基本的真理。这两句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生活的本质,让人深感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接下来的两句“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则是对逸乐和奢侈的批判。这两句诗表明,如果沉迷于安逸的生活,那么最终将会在岁末面临饥寒交迫的困境。这是对逸乐生活的警告,也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困境的预见。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生活困境,即储备不足,饥寒交迫。这是对逸乐的反驳,表明过度消费和无节制的享乐最终会导致生活的困苦。 最后两句“顾尔俦列,能不怀愧!”是对自己的反思和自责,意思是在这样的行为面前,怎能不感到惭愧!这是对自己过去奢侈生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困境的警醒。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生活的真理,对勤劳和节俭进行了赞美,对奢侈和逸乐进行了批判,同时也对自己的过去和未来进行了反思。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直接而深刻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作者介绍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关键词解释

  • 饥寒

    读音:jī hán

    繁体字:飢寒

    英语:hunger and cold

    意思:(饥寒,饥寒)

     1.飢饿寒冷。饥,通“飢”。
      ▶清·顾炎武《顾与治诗》:“士之生而失计,不能取

  • 儋石

    读音:dàn shí

    繁体字:儋石

    意思:
     1.儋受一石,故称儋石。用以计量谷物。儋,石罂。一说一石为石,二石为儋,谓一人所担。
      ▶晋·傅玄《傅子》卷四:“每所居姻亲、知旧、邻里有困穷者,家储虽不盈儋石,必分以赡

  • 交至

    读音:jiāo zhì

    繁体字:交至

    意思:一齐来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林公云:‘见司州警悟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终日忘疲。’”唐·韩愈《潮州谢孔大夫状》:“开缄捧读,惊荣交至。”
      ▶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