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二首》 不从一地至一地,寂灭性中宁有位。

不从一地至一地,寂灭性中宁有位。

意思:不从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寂灭性中又有位。

出自作者[宋]释守道的《偈二首》

全文创作背景

**《偈二首》是宋朝诗人释守道所作的一组诗歌,创作背景与佛教教义、修行体验及其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有关**。宋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已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许多僧侣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修行体悟和对教义的理解。释守道作为一位宋代僧侣,他的《偈二首》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从一地至一地,寂灭性中宁有位。
释迦稽首问然灯,仁者何名为受记。

关键词解释

  • 一地

    引用解释

    1.一处地方。 汉 王充 《论衡·言毒》:“药生非一地, 太伯 辞之 吴 ;铸多非一工,世称 楚 棠溪 。”《旧五代史·谢彦章传》:“ 瓌 指一地谓 彦章 曰:‘此地冈阜隆起,中央坦夷,好列栅之所。’”

    2.同一地方。《诗·齐谱》“都 营丘 ” 唐 孔颖达 疏:“以丘临水,谓之 临淄 ,与 营丘 一地也。” 唐 李山甫

  • 寂灭

    读音:jì miè

    繁体字:寂滅

    英语:quietus

    意思:(寂灭,寂灭)

     1.沉寂灭绝。
      ▶南朝·齐·明僧绍《正二教论》:“忘功而功着,寂灭而道常,出乎无始,入乎无终。

  • 不从

    读音:bù cóng

    繁体字:不從

    意思:(不从,不从)

     1.不服从;不听从。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后汉书•韩棱传》:“棱复上疏谏,太后不从。”

  • 至一

    引用解释

    古代哲学用语。指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或局面。《庄子·缮性》:“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羣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 郭象 注:“物皆自然,故至一也。”《荀子·议兵》:“暴悍勇力之属为之化而愿,旁辟曲私之属为之化而公,矜纠收繚之属为之化而调,夫是之谓大化至一。”

  • 灭性

    读音:miè xìng

    繁体字:滅性

    意思:(灭性,灭性)
    谓因丧亲过哀而毁灭生命。
      ▶《礼记•丧服四制》:“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
      ▶《南史•孝义传下•吉翂》:“翂幼有孝性,年十一遭所生母忧,水浆

  • 有位

    读音:yǒu wèi

    繁体字:有位

    意思:
     1.指天子之位。
      ▶《书•大禹谟》:“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
      ▶孔传:“有位,天子位。”
     
     2.居官。
      ▶《书•微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