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和王宣徽》 花前烛酌樽前月,淮上扁舟枕上山。

花前烛酌樽前月,淮上扁舟枕上山。

意思:酒樽前一个月前照花,淮河上小船在山上。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答和王宣徽》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相逢莫怪我皤然,出处参差四纪间》。首先,让我们从诗的题目开始,理解这首诗的背景和主题。 “相逢莫怪我皤然,出处参差四纪间”,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感。作者可能是在与他人相逢时,感叹自己已经不再年轻,岁月已经在他的头上留下了痕迹。这种感慨可能源于他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也可能源于他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有道方令万物遂,无能拟乞一身闲”,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他认为,只有那些有道的人才能让万物得以生长,而自己却无法做到。因此,他希望能够得到一种闲适的生活,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能够安享晚年。 “花前烛酌樽前月,淮上扁舟枕上山”,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理想中的生活场景。他在花前月下饮酒赋诗,在烛光下欣赏美景,在淮河上乘舟漂流,在枕头上欣赏山景。这些场景都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此乐想公应未暇,且持金盏醉红颜”,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认为这种快乐的生活方式应该是他所没有时间享受的,因此他只能暂时放下烦恼,举起酒杯,让自己沉浸在快乐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它通过描绘美好的生活场景和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人生的乐观精神。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相逢莫怪我皤然,出处参差四纪间。
有道方令万物遂,无能拟乞一身闲。
花前烛酌樽前月,淮上扁舟枕上山。
此乐想公应未暇,且持金盏醉红颜。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前月

    读音:qián yuè

    繁体字:前月

    英语:[经] preceding month

    意思:上个月。
      ▶唐·白居易《自问行何迟》诗:“前月发京口,今辰次淮涯。”
      ▶《儒林外史》第十二

  • 扁舟

    读音:piān zhōu

    繁体字:扁舟

    英语:canoe

    意思:I
    小船。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

  • 上山

    读音:shàng shān

    繁体字:上山

    英语:raise

    意思:
     1.登山,到山上。
      ▶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上山采薇,薄暮苦飢。”
     
     2.指到山里打游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