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蕉叶·云褰翠幕》 枕屏那更,画了平沙断雁落。

枕屏那更,画了平沙断雁落。

意思:枕屏那更,画了平沙断雁落。

出自作者[宋]蒋捷的《金蕉叶·云褰翠幕》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云褰翠幕》,它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象的优美诗篇。通过对满天星斗、明月、寒砧、梦境等元素的描绘,诗人创造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世界。 首句“云褰翠幕。满天星碎珠迸索”,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翠幕低垂,满天的星星像碎珠般闪烁,为整个夜晚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氛围。 “孤蟾阑外,照我看看过转角。”月亮高挂在天空,照亮了夜空的一角,诗人凝望着月亮,看着它慢慢地移动,从一角转到另一角。这一句描绘了月亮的动态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知和感受。 “酒醒寒砧正作。待眠来、梦魂怕恶。”诗人酒醒时分,听到了寒夜中的捣衣声,这声音让人感到一丝寒意。接着,诗人开始期待睡眠,但睡眠又让他害怕噩梦。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宁静的渴望,又有对未知的恐惧。 “枕屏那更,画了平沙断雁落。”最后一句中,诗人将视线转向了枕边的画屏,希望在画屏上看到大雁的影子。这一句描绘了一个温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自由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知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夜晚的神秘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褰翠幕。
满天星碎珠迸索。
孤蟾阑外,照我看看过转角。
酒醒寒砧正作。
待眠来、梦魂怕恶。
枕屏那更,画了平沙断雁落。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关键词解释

  • 平沙

    读音:píng shā

    繁体字:平沙

    意思:
     1.指广阔的沙原。
      ▶南朝·梁·何逊《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张仲素《塞下曲》:“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歷乱转蓬根。”
      

  • 枕屏

    读音:zhěn píng

    繁体字:枕屏

    意思:枕前屏风。
      ▶宋·欧阳修《赠沈遵》诗:“有时醉倒枕谿石,青山白云为枕屏。”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绍兴末,宿直中官,以小竹编联,笼以衣,画风云鹭丝作枕屏。

  • 断雁

    读音:duàn yàn

    繁体字:斷雁

    意思:(断雁,断雁)
    亦作“断鴈”。
     失群的雁;孤雁。
      ▶隋·薛道衡《出塞》诗之二:“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鴈声。”
      ▶唐·方干《别从兄郜》诗:“已唿断雁归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