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霜月》 已伤春寂寂,还踏夜漫漫。

已伤春寂寂,还踏夜漫漫。

意思:已伤春寂寂,回到踏夜漫漫。

出自作者[宋]刘筠的《霜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霜晓月仍残,桐疏凤更单》,它是一首描绘冬日清晨景象,表达诗人孤独、凄清情感的诗。接下来,我将从各个部分详细赏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开头“霜晓月仍残,桐疏凤更单”描绘了清晨霜冻的景象,月亮已经落下,梧桐树上的凤凰也显得孤独。这里的“残”和“单”字,都带有一种凄清、孤独的情感色彩,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已伤春寂寂,还踏夜漫漫”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春天已经过去,夜晚又漫长而寒冷,诗人独自踏着霜露前行,这种孤独感通过“伤”、“寂寂”、“还踏”等词语表现出来。 “冻合仙槎路,薰余侍史兰”这两句描绘了环境的寒冷和孤寂。仙槎路被霜冻覆盖,仿佛与世隔绝,只有侍史的兰花在寒风中散发着香气。这里的“冻合”、“薰余”等词语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冷清和诗人的孤独。 最后,“那知荀奉倩,体薄不胜寒”是诗人对自身境况的感慨。荀奉倩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士荀粲,他体弱多病,常自比为薄冰。诗人以此自喻,表达了自己身体衰弱,难以承受寒冷之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清晨的景象和表达诗人的孤独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凄清、孤独和寂寥。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霜晓月仍残,桐疏凤更单。
已伤春寂寂,还踏夜漫漫。
冻合仙槎路,薰余侍史兰。
那知荀奉倩,体薄不胜寒。

关键词解释

  • 寂寂

    读音:jì jì

    繁体字:寂寂

    英语:still

    意思:
     1.寂静无声貌。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怳,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

  • 漫漫

    读音:màn màn

    繁体字:漫漫

    短语:良久 老 旷日持久 长久 一劳永逸 长远 绵绵 经久 久久 久而久之 好久 马拉松 永 遥远 久 悠远 天长日久 天长地久 久远 许久

    英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