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虽愧彭宣惟赐食,未惭贡禹亦弹冠。

虽愧彭宣惟赐食,未惭贡禹亦弹冠。

意思:虽然惭愧彭宣只赐食,没有惭愧贡禹也弹冠。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李公的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李公高尚品质和崇高声望的敬仰之情。首句“李公素誉压朝端”,直接点明了李公在朝廷中的崇高威望和声誉,突出了他的地位和影响力。次句“曾泝龙门鬣未干”,则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李公的英勇和威风凛凛的形象,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他的印象。 接下来,诗人通过用典,进一步赞美了李公的清廉和高尚品质。“虽愧彭宣惟赐食”一句,用了彭宣的典故,表达了李公虽然受到了皇帝的赐食,但仍然感到惭愧,因为他的清廉之德还不足以匹配这样的荣耀。这样的表述方式,更加突出了李公的谦虚和自省之德。 最后一句“未惭贡禹亦弹冠”,则用了贡禹的典故,表达了李公不畏惧权贵,敢于直言进谏的高尚品质。同时,“弹冠”一词也暗示了李公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果敢行动。 整首诗通过赞美李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声望,表达了诗人对李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清廉、正直、勇敢等美好品质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李公素誉压朝端,曾泝龙门鬣未干。
虽愧彭宣惟赐食,未惭贡禹亦弹冠。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弹冠

    读音:tán guān

    繁体字:彈冠

    意思:(弹冠,弹冠)

     1.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
      ▶《楚辞•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注:“拂土芥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