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比部朱员外知东明县》 乡里归时荣尽锦,庭闱到日洁晨羞。

乡里归时荣尽锦,庭闱到日洁晨羞。

意思:家乡回来的时候尽锦荣,庭闱到日洁净清晨美味。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比部朱员外知东明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任职地方时,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 首联“宰邑承颜帝泽优,春郊数舍跃跸骝”,描绘了作者在帝都任职,受到皇帝的恩泽,春日的郊外,骑着马儿,心情愉悦。这一联通过描绘作者在帝都任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弦歌平昔有遗爱,桑梓依前访旧游”,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作者过去在故乡时,曾有过美好的弦歌之乐,如今重回故乡,希望能够找到旧日的游伴。这一联通过回忆故乡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乡里归时荣尽锦,庭闱到日洁晨羞”,描绘了作者回到故乡时的情景。作者回到故乡后,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家里也焕然一新,充满了荣光。作者回到父母身边,每天早晨为他们准备早餐,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孝顺和关爱。 尾联“陶潜未省荒三迳,班嗣何因乐一邱”,作者以陶渊明和班嗣自比,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他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而班嗣则是《后汉书》中的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他隐居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作者通过这两位人物的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感激、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故乡变化的欣喜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宰邑承颜帝泽优,春郊数舍跃跸骝。
弦歌平昔有遗爱,桑梓依前访旧游。
乡里归时荣尽锦,庭闱到日洁晨羞。
陶潜未省荒三迳,班嗣何因乐一邱。
兰长谢庭傅赋咏,花开潘县占风流。
薰炉绫被馀言馥,省闼沉沉侍史愁。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时荣

    读音:shí róng

    繁体字:時榮

    意思:(时荣,时荣)
    当时的荣华。
      ▶《北史•程骏传》:“﹝骏﹞性介直,不竞时荣。”

    造句:暂无

  • 乡里

    读音:xiāng lǐ

    繁体字:鄉裏

    英语:home town

    意思:(乡里,乡里)

     1.周制,王及诸侯国都郊内置乡,民众聚居之处曰里。因以“乡里”泛指乡民聚居的基层单位。
     

  • 晨羞

    读音:chén xiū

    繁体字:晨羞

    意思:早餐。
      ▶晋·束晰《补亡诗六首•南陔》:“馨尔夕膳,絜尔晨羞。”
      ▶唐·李咸用《和吴处士题村叟壁》:“秋果樝梨涩,晨羞笋蕨鲜。”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