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苦寒》 羲和送日出,恇怯频窥觇。

羲和送日出,恇怯频窥觇。

意思:羲和送日出,恐惧胆怯接连窥视。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苦寒》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灾害的诗,通过对隆寒天气对自然界的影响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深刻感受和无奈。 首联“四时各平分,一气不可兼”,诗人以平分四时的自然规律来比喻人世间的公平与公正,但寒冷的天气却使得人们无法同时享受温暖。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即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无助。 颔联“隆寒夺春序,颛顼固不廉”,诗人借用了古代神话传说,将寒冷的天气比作颛顼,一个固执而不知变通的角色,以此来形容天气对春天的剥夺。这一联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对草木不抽、百味失甜、冷风割体、热汤无益等细节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隆寒天气的恶劣影响。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将隆寒天气对人体的影响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诗人通过描述自己面对恶劣天气的无奈和无助,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深刻感受。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细节描写,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灾害的佳作,通过对隆寒天气的影响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深刻感受和无奈。诗人的描绘手法和语言运用都十分出色,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时各平分,一气不可兼。
隆寒夺春序,颛顼固不廉。
太昊弛维纲,畏避但守谦。
遂令黄泉下,萌牙夭句尖。
草木不复抽,百味失苦甜。
凶飙搅宇宙,铓刃甚割砭。
日月虽云尊,不能活乌蟾。
羲和送日出,恇怯频窥觇。
炎帝持祝融,呵嘘不相炎。
而我当此时,恩光何由沾。
肌肤生鳞甲,衣被如刀镰。
气寒鼻莫嗅,血冻指不拈。
浊醪沸入喉,口角如衔箝。
将持匕箸食,触指如排签。
侵炉不觉暖,炽炭屡已添。
探汤无所益,何况纩与缣。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日出

    读音:rì chū

    繁体字:日出

    英语:sunrise

    反义词: 日落、日入

    解释:①话剧剧本。曹禺作于1935年。交际花陈白露受银行家潘月亭供养,整日与一群游

  • 羲和

    读音:xī hé

    繁体字:羲和

    意思:
     1.羲氏和和氏的并称。传说尧曾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两对兄弟分驻四方,以观天象,并制历法。
      ▶《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 送日

    引用解释

    1.送太阳西下。《文选·江淹<恨赋>》:“架黿鼉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 李善 注:“《列子》曰: 穆王 驾八骏之乘,乃西观日所入。” 南朝 梁 沉约 《休沐寄怀诗》:“送日隐层阁,引月入轻幬。”

    2.犹度日。消磨时光。 明 王世贞 《答包参军书》:“翰墨游戏,足以送日。”

    读音:

  • 窥觇

    读音:kuī chān

    繁体字:窺覘

    意思:(窥觇,窥觇)

     1.暗中察看;探察。
      ▶《韩非子•备内》:“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