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四和》 谁谓斯文无定价,独怜之子坐虚名。

谁谓斯文无定价,独怜之子坐虚名。

意思:谁对这种文化没有定价,只有可怜的儿子坐在空名。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四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斯文”的价值,即那些被人们所推崇的诗人和文人。诗中通过描绘对“斯文”的喜爱,以及对其名声的认可,表达了对这些人的敬仰之情。 首句“谁谓斯文无定价,独怜之子坐虚名。”表达了诗人对“斯文”的珍视和喜爱,他认为这种文化传统是有价值的,不应该被随意定价。而“之子坐虚名”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因为虚名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文人的同情。 “主司头与笔俱点,宰物心如秤样平。”这两句诗描绘了古代科举考试中主考官评分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公正评价的赞美。诗人认为,无论是主考官还是官员,都应该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考生,不偏不倚,如同秤一样公平。 “骏马却还国西域,病鸱堕落屋东坑。”这两句诗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才华出众但不被赏识的文人的同情。骏马虽然有千里之能,但却被埋没在乡野之中;病鸱虽然有飞翔的能力,但却被困在屋檐下。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文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最后两句“老夫谢绝人间事,亦为诸贤喜且惊。”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这种文化传统的敬仰之情,他愿意远离尘嚣,为这些文人感到高兴和惊讶。这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文人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斯文”的价值和公正评价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文人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怀才不遇的文人的同情和关怀。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谁谓斯文无定价,独怜之子坐虚名。
主司头与笔俱点,宰物心如秤样平。
骏马却还国西域,病鸱堕落屋东坑。
老夫谢绝人间事,亦为诸贤喜且惊。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之子

    读音:zhī zǐ

    繁体字:之子

    英语:Clouet

    意思:这个人。
      ▶《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笺:“于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潘岳

  • 虚名

    读音:xū míng

    繁体字:虛名

    英语:reclame

    意思:(虚名,虚名)

     1.与实际不符的声誉。
      ▶《鹖冠子•度万》:“虚名相高,精白为黑。”
      ▶汉徐干《

  • 斯文

    读音:sī wén

    繁体字:斯文

    英语:(adj) refined; polite; gentle; cultured

    意思:
     1.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
      ▶《论语•子罕》:“天之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