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陈越之河中宁观》 莫叹贵无苏子印,且怜荣有老莱衣。

莫叹贵无苏子印,且怜荣有老莱衣。

意思:没有人赞赏没有我印,而且怜悯荣耀有老莱衣服。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送陈越之河中宁观》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宁亲高堂舜井西,欲辞东合思依依》是一首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友情、人生价值的思考。 首联“宁亲高堂舜井西,欲辞东合思依依。”描绘了诗人想要回到舜井之西的父母身边,但又舍不得离开东边的朋友,内心充满了纠结和不舍。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友情的重视。 颔联“三台筵上飞觞送,五老峰前负米归。”描绘了诗人分别时的场景,诗人与朋友们在三台筵上举杯相送,而自己则背负着米回到五老峰前。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分别时的行动和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庭的眷恋。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莫叹贵无苏子印,且怜荣有老莱衣。”诗人劝慰朋友不要因为地位不高而感到失落,要珍惜有老莱衣这样的荣光。“旧书达少应投杼,新集镌多肯断机。”诗人表达了对新书的期待和对自己未来的信心。 最后,“红叶村坊临水迥,黄花岐路入山微。”描绘了诗人的故乡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家庭、友情、人生价值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宁亲高堂舜井西,欲辞东合思依依。
三台筵上飞觞送,五老峰前负米归。
莫叹贵无苏子印,且怜荣有老莱衣。
旧书达少应投杼,新集镌多肯断机。
红叶村坊临水迥,黄花岐路入山微。
重阳虽近难留住,把酒登高会又违。
作者介绍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

关键词解释

  • 老莱衣

    引用解释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后因用“老莱衣”为孝养父母之词。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兵戈不见 老莱 衣,嘆息人间万事非。” 宋 梅尧臣 《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诗:“闻过少傅宅,喜见 老莱 衣。” 明 何景

  • 老莱

    读音:lǎo lái

    繁体字:老萊

    意思:(老莱,老莱)
    老莱子的省称。
      ▶晋·葛洪《抱朴子•逸民》:“老莱灌园以远之,从其所好,莫与易也。”
      ▶唐·孟郊《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诗:“

  • 苏子

    读音:sū zǐ

    繁体字:蘇子

    意思:(苏子,苏子)
    紫苏和白苏的种子。可以入药、榨油。
    ------------------------------
    苏子
     补证条目
    紫苏和白苏的种子。可以入

  • 贵无

    读音:guì wú

    繁体字:貴無

    意思:(贵无,贵无)
    魏·晋玄学的重要思想。谓以“无”为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本于《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代表人物为何晏、王弼。
      ▶晋·裴頠《崇有论》:“察夫偏质有弊

  • 莱衣

    读音:lái yī

    繁体字:萊衣

    意思:(莱衣,莱衣)
    相传春秋·楚·老莱子侍奉双亲至孝,行年七十,犹着五彩衣,为婴儿戏。后因以“莱衣”指小儿穿的五彩衣或小儿的衣服。着莱衣表示对双亲的孝养。
      ▶南唐·李中《献中书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