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宿甓社湖》 万象不移天地外,一尘能到水云间。

万象不移天地外,一尘能到水云间。

意思:万物不变天地之外,一个灰尘能到水云间。

出自作者[宋]吕定的《夜宿甓社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湖光、银河、山峦、楼阁、飞仙等元素,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景。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我们来欣赏诗的首两句:“湖光如镜迥无山,耿耿银河路可攀”。这两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湖面的平静和夜空的清澈。诗人用“如镜”形容湖面,表现出湖面的平静和清澈,仿佛一面镜子,反映出天地间的万物。而“迥无山”则表达了湖面的广阔和深远,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同时,“耿耿银河路可攀”则描绘了夜空的清澈和辽阔,银河清晰可见,仿佛可以攀登。这两句诗将湖光和夜空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景。 接下来是诗的第三、四句:“万象不移天地外,一尘能到水云间”。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赞美。诗人认为万物虽然存在于天地之外,但它们是永恒不变的,这是对自然规律的赞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微尘能在水云之间游荡的惊叹,这体现了诗人对微观世界的敬畏和欣赏。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也给读者带来了对自然世界的深刻思考。 诗的第五、六句:“月明孤屿森楼阁,夜静飞仙过佩环”。这两句诗描绘了月明之夜的景象,月光下的孤屿如同森严的楼阁,显得格外寂静和神秘。而夜静之时,似乎可以听到飞仙经过的声音,以及他们身上的佩环发出的声音。这两句诗将月光、孤屿、楼阁、夜静等元素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同时,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神秘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是诗的结尾:“借问孟城何处是,微微灯火绿杨湾”。在诗的结尾,诗人询问孟城在何处,答案却在微微的灯火在绿杨湾中。这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湖光、银河、山峦、楼阁、飞仙等元素,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湖光如镜迥无山,耿耿银河路可攀。
万象不移天地外,一尘能到水云间。
月明孤屿森楼阁,夜静飞仙过佩环。
借问孟城何处是,微微灯火绿杨湾。

关键词解释

  • 水云

    引用解释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

  • 万象

    读音:wàn xiàng

    繁体字:萬象

    短语:光景 观 情景 景象 场面 状况 场景 容 景 面貌 现象 气象

    英语:every phenomenon

    意思:

  • 天地

    读音:tiān dì

    繁体字:天地

    短语:世界 圈子 领域 小圈子 园地

    英语:(n) heaven and earth; world

    意思:
     1.天和地。指自

  • 云间

    读音:yún jiān

    繁体字:雲間

    意思:(云间,云间)

     1.指天上。
      ▶南朝·梁·刘孝威《斗鸡篇》:“愿赐淮南药,一使云间翔。”
      ▶金·元好问《无尘亭》诗之二:“亭中剩有题诗客,独欠云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